308 河东三姓 (第1/2页)
盐池并非一座大的湖泊,而是由许多的湖泊群组成,其中最大的两处,一为解县盐池,位于解县县城以东三里,二为安邑盐池,位于安邑西南二十里。
解县盐池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又名女盐池。
安邑盐池长达五十一里,宽则六里,周回一百一十四里,又名盐盐池。
桓熙的营寨便设立在安邑盐池西端,距离安邑五十余里。
“若能全据盐池之利,足以供军国所需,再无财政之忧患。”
桓熙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不仅感慨道。
站在他身后的不仅有梁国的将佐,还有许多新面孔,正是前来投奔桓熙的河东郡士人,其中尤以解县柳氏居多。
解县柳氏,据传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柳下惠的后裔,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被迁来了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镇)。
东汉末年,解县人柳轨官至吏部尚书,成为解县柳氏兴起的关键人物。
在后世,解县柳氏被誉为河东三姓之一,与闻喜裴氏、汾阴薛氏并列。
当然,如今并没有三姓的说法。
此番进攻河东郡,河东三姓都有士人前来投奔,而桓熙最为关注的,并非号为河东郡第一大族的闻喜裴氏子弟,也不是人数最多的解县柳氏子弟,而是出自汾阴薛氏的薛强。
桓熙看向身后一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说道:
“威明(薛强字),先生常常向我称赞你有拨乱济时的才能,桓某仰慕已久,如今你总算是来到了我的帐下效力。”
中年男子正是薛强,而桓熙口中的先生,自然便是王猛。
薛强闻言笑道:
“强与景略常有书信往来,听他提起梁公圣明,强亦心向往之,恨不能与景略一起辅佐明主,开创盛世,只是宗族皆在河东,故而踟蹰不前罢了。”
薛强是西晋梁州刺史薛涛之子,自幼与王猛深交,二人可谓挚友。
原时空中,王猛拜谒桓温,桓温询问王猛:在北方,像你这样的人物还有多少?
王猛答曰:友人薛威明其人也。
他对这位挚友,可谓是推崇备至。
桓熙获得王猛的辅佐之后,曾经数次派遣使者秘密前来河东郡,邀请薛强出山,只是薛强顾忌到宗族的安危,迟迟不肯响应桓熙的征辟。
直至桓熙二度出兵河东郡,有望全取河东郡,薛强才在王猛亲笔书信的劝说下,带领宗族部曲袭取汾阴县,占据龙门渡,归附于梁国。
西晋时的河东郡九县,至今已有蒲坂、汾阴、河北、大阳、解县、猗氏等六县被桓熙掌控。
其中,河北、大阳是桓熙自风陵渡登陆以后,向东攻取。
而解县、猗氏县,一如汾阴,也是当地士族出力,自发归附。
这里面,解县柳氏可谓是居功至伟。
现如今,西晋时的河东郡大部分已经落入了桓熙之手,仅存的安邑、闻喜、东垣三县还在虞国的掌控之中。
闻喜裴氏因为闻喜县位于安邑东北,又正位于李威南下的必经之路,自然不敢旗帜鲜明的反叛虞国,据城而降,只在暗中派遣子弟前来桓熙的军前效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