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试探的夜袭 (第1/2页)
脩县。
公孙瓒望着眼前依旧高高耸立的城墙,不禁叹了口气。
围着脩县打了小半个月,依旧是望洋兴叹。
这半个月内,渤海那边却没有一点消息传来。
袁绍那边究竟怎么样了?
公孙瓒不知道,不过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却是越来越浓。
张子毅率大军偷袭袁绍老巢,一旦得手,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袁本初败亡之后,自己又该怎么办?
莫说独自应对徐州大军,就算是眼前的张辽,自己都没赢过。
投降?
公孙瓒是绝对不肯的。
或者说,当初没有和徐州交恶时,双方还有合并的可能。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公孙瓒刚愎的性格,不允许他向刘备低头。
其实他也想过战败的可能,最好的结果,便是率领着残兵北上返回幽州,偏安一隅而已。
至于刘备大军什么时候会进攻幽州,短时间内应该不会了。
毕竟冀州初定,总的需要时间来巩固。
可惜,他猜错了。
冀州需要巩固消化不假,但张恒可不认为拿下幽州费什么劲。
或者说,从战争打响的一开始,张恒便连幽州也一起当成了目标,只是如今才开始有动作而已。
又是一日攻城战后,公孙瓒鸣金收兵。
连续这么多日高强度的攻城战,麾下士卒早已疲惫不堪。
因此,公孙瓒也生出了休战的想法。
至少先停几日,派人打探一番渤海的消息再说。
他这边意志低沉,但脩县城中却是一片欢腾。
因为,张恒到了!
十五万大军抵达之时,张辽却才从城头上下来,却立刻赶到北门外等候。
望见张恒的大纛后,便立刻纵马冲了上去。
“参见长史!”
张恒下马,将张辽扶了起来。
“文远免礼。”
说话间,张恒这才注意到了张辽身上还未干的血迹,不禁皱了皱眉头。
“公孙瓒还在攻城?”
“不错,敌军退去不过半个时辰而已。”张辽答道。
还真是执着啊!
不过这样也好,且看公孙瓒的战意,能否抵得过我二十万大军!
入城之后,安顿好大军之后,张恒立刻开展了一场作战会议。
荀攸、赵云、张辽、太史慈、徐荣、张绣、韩浩、孙观等人都参与了会议。
张恒坐上了主位,目光扫过众人。
“这一仗怎么打,都议一议吧。”
荀攸拱手笑道:“长史,目下我众敌寡,敌军不过数万人,且都是疲兵,只要稳扎稳打,取胜指日可待。”
张恒闻言笑了,这番话倒是很符合荀攸的风格。
荀攸虽然外表木讷,但内里十分聪慧,甚至几乎到了算无遗策的地步。
在这一点上,整个徐州只有贾诩能够与他相提并论。
更难得的是,这家伙性格上还没有任何弱点,更没有别人利用的可能。
该稳的时候稳,该狠的时候狠,可谓坚如磐石。
而且这家伙绝不止聪明这么简单,还深谙存身之道。
除了自己该干的事之外,其他的绝不掺和。
平日里宛若透明人一般,大多数时候,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位徐州第一谋士!
“诸位将军呢,可有良策?”
等荀攸发表完意见后,张恒又向众人问道。
这一问,就立刻问出了些有意思的东西。
太史慈拱手道:“长史,军师之言有理。但末将以为,我大军初到,理当趁着敌军还不知晓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张恒顿时来了兴趣。
“你的意思,是要趁夜袭营?”
“不错!”太史慈满脸严肃道,“这些时日,文远将军一直闭而不战,敌军绝对想不到咱们会突然袭击,此去必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末将虽不才,却愿领兵出战!”
张恒把目光看向了荀攸,“公达以为如何?”
“太史将军所言极是,趁夜袭营,也无不可。”荀攸捻着胡须道。
就眼下这种形势,无论怎么打,都有办法兜底,自然无需顾忌。
见荀攸也同意,张恒一点头道:“好,子义既然请战,我又岂有不允之理。命你率三万大军,趁夜劫营!”
“多谢长史!”
太史慈郑重抱拳道。
张恒又叮嘱道:“不过切记,若是敌军有所防备,你便不可恋战,赶紧退回来。”
“遵命!”太史慈再度抱拳道。
当然,张恒也不会孤注一掷,把希望全压在太史慈身上。
他又命徐荣率两万大军紧随其后,伺机而动。
太史慈得手,他便趁机杀进去。
太史慈若败,他也能及时接应。
而在徐荣之后,张恒又安排了几波大军。
虽然公孙瓒击退这波袭营之后,应该不太可能追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