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长平长平 > 第127章 上郡移民

第127章 上郡移民

  第127章 上郡移民 (第1/2页)
  
  公大夫向张禄传达了上郡守的意见,同意从上郡往河东迁徙人口,“惟在自愿,不得强也。”张禄连连称是。
  
  要在广大的上郡征募人力,把立功者的名单送达,都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大家关注的重心还是修路。
  
  安邑到皮氏和汾阴的交通从来就没有隔绝过,长期的交通已经在原野上刻画出道路的轮廓,只不过没有加固、维护而已。张禄他们的任务仅仅是把已经存在的路线用夯土重新夯筑,令其平坦、坚固,把沟沟坎坎稍稍垫高或填平。
  
  张禄每天都出现在工地上,望着原野上延伸的道路,以及旁边许多条被无数人踩出的道路,心中豪情万千:如果能将这些道路完全加固,秦军将通过这样的道路迅速部署到各地,各级教令将迅速传递到各个县,秦国的势力将得到怎样的加强!
  
  公大夫每天和张禄一起巡查各处工地,张禄的指示都是通过他传递给各营的民工。皮绾和汾阴令主要负责后勤保障,也派出五百人的小部队维持治安,这样,上郡的民工就只需要安心劳作,不需要担心盗匪和野兽的骚扰。
  
  张禄和公大夫相处甚欢,张禄感觉这位公大夫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才,具有很强的领悟力和执行力:他很快就熟悉了修建道路的全部工艺,并能认真加以贯彻,有时他的要求甚至比张禄还要严格。张禄和他开玩笑道:“大夫归上郡,即可修道矣!”
  
  公大夫道:“上郡之于道也,宁水!今日天旱,水流断绝;他日暴雨,河水泛溢。若能以多水被少水,得利多矣!”
  
  张禄道:“此禹所以浚百川,而通水利也,非吾之所能为也。”
  
  公大夫道:“水火两端,节则利,滥则害,其理一也。奈何得水之利,而绝水之害!”
  
  张禄道:“大夫其将谋之!”
  
  公大夫道:”臣虽届不惑,其欲学之!“
  
  两部会合后,修路的速度大大加快。只用了七八天就修到安邑。
  
  张禄一行在道路修通前,提前到达安邑,查看安邑的建设情况。安邑令报告说,这一个来月,又有不少工匠来归,现在安邑城中的工匠已经有了百余户。张禄问这些工匠,何以尽快恢复工作?工匠们都说,要先修复以前的工场。张禄查看了已经破败的窑炉,问工匠们,那些可以尽快修复?工匠们众说纷纭。皮绾道:”臣当于皮氏请大匠主之。“
  
  张禄道:”何时可至?“
  
  皮绾道:”今道路已通,十日必至。“发了一个教令,让驿卒传达给皮氏县丞,组织一批会修窑炉的工匠前来,工钱用盐关给。
  
  从安邑到解县盐池的道路不过五十里,这里有大批盐商通行,道路并不难修,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就修通了。当道路通到盐池时,皮氏的工匠们也到了。解令让盐商们拿出一千斤盐来,先给修路的民工每人一两,剩下的送往安邑,作为工匠们的预付工资。
  
  解令告诉大家,现在秦客卿将通盐池与茅津,今后大家的南行的道路就通畅了,要求富商们各捐钱粮,以资其工。
  
  富商们以钱开路,很快就从周围各县中收购了一万多石粮食,令张禄都惊诧不已:完全想不到,自己一直以为贫穷的安邑,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由于盐商们以盐为价,收购的价格比较令人满意,县中好些人宁愿交换出相对可口的粟米,留下难吃的黍稷自己吃。
  
  解县已经远离黄河渡口,公大夫无法将这些粮食的一半运走,于是和张禄和皮绾说好,从皮氏、汾阴各运出二千五百石,算是他们提供给修路民工的。这一万石,公大夫依然每天以半量供给民工。由于民工有了盐,脱水昏厥、肌肉痉挛等情况减少了不少。
  
  从解县通往茅津的道路是一条山道,与以前在平原上夯筑的土路完全不同。中条山不是土山,满是坚硬的大青石,这条道路就在这些青石上面。
  
  说起这条道,也是鼎鼎大名,当初晋国假途灭虢,走的就是这条道,道路那头的吴城,其实就是虞国故都,那个相信了晋国鬼话的倒霉鬼留下的。这条道在虞国之前就有了,据说是商王修建的。幸亏如此,否则以张禄的实力,要开凿出这样一条道来,不知道要花多少工夫,耗费多少钱粮,其中一段干脆就是从石头中挖出来的;甚至在山上还建了座关隘。现在呢,道路是成型的,经常有人走,只要把破碎的部分补补好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