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来的人为何不是张伯常 (第2/2页)
被张韩查到之后,陆逊已经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极有可能被校事府查到,随时可以翻出此事,来迫害于他。
“曹仁、曹纯二将,自今日起,领兵到黎阳城下日夜叫战,痛骂袁绍,讥讽其无能无德,不敢出战,先将他们逼出城来再说。”
袁军虽说不是想象中那么强悍无敌,但也绝不是如同去年冬日那般羸弱不堪。
关键就在于,虎豹骑、黑袍骑这些曹操麾下已经身经百战,名声在外的重兵何时出现。
交战之后,双方各自有俘虏过兵士,也问出了不少消息。
“此战遭败,是好事。”
他应当不会焦急才对,急则生乱,袁绍若是不打,那就空出中间的城池来,守一条防线,大有隔江而治之感。
“那,丞相现在所求,便是袁军再攻上来,我们则是且战且退,将他们引得离开黎阳土地作战,而长驱而入我境内。”
“公达有何见解,直说便是。”
荀攸率先问道,眼神自然是看向郭嘉,郭奉孝和张韩的关系太好了,他们酒色财在没有公务的时候,几本都是泡在一起的。
东郡,曹操到来之后,前锋派去的兵马已经在黎阳附近和袁军交战多日。
这时候的兵马,基本上都是降兵和降将,以及自己的精锐组成。
袁军的确是在暗中防范张韩,且在延津方向,派出了一支中坚精兵驻守,至于还有没有别的伏兵,那就不是这些兵士能够知晓的军机了。
“历经去年一败,他若是没有看到胜机,也不会像当时眼高于顶那般大肆出兵。”
“哦?丞相之意,还是要骗取袁军进攻,再压过白马津,这战略恐怕极难达成。”
“这么传下去,咱们这军营里都是些什么人,”程昱挠了挠头,不敢相信以后在儒林的风评。
这时荀攸走来拱手道:“丞相其实,不必急攻。”
“故此诸位也不必心中烦闷,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没有哪支兵马可以一直赢,公孙的白马义从如何?也早已被浪涛吞没。”
“遵命。”
胜负之数不可说,袁绍命高览在行军路上三十里左埋伏了兵马,料到了曹操会在开春时提前进军,派出前哨的骑兵来袭。
郭嘉脚步缓慢,黑袍微摆,想了许久之后顿住脚步,摇头道:“我认为难以奏效。”
他可能会是个懒狗。
因为他觉得,用兵之道,当世难以找到能出其右者。
前几日这一战,精心准备的一两个月,从军情到猜测,在以往曹操用兵的习惯之中,找到了规律,他每次大军出征,都会先派铁骑开路,是为了护卫大军的行军路途,同时也是给虎狼之兵一些机会,去建功立业。
这样,拖到夏日、秋收,局势定然又是另一番景象,到时可以再来拟定计策。
“嗯,我认为也是如此。”程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被人盯住,其实不算什么,因为伯常本身就是变数,不过这一次,恐怕敌我双方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参战,奇袭要地,先前的所有大战都可谓是为他搭台,却能拿出何等计策来便惟有拭目以待了。”
张韩小小的吹了个牛,但实际上没有上万,脑子里也有百句,足够这小子记录的时候惊叹许久了。
年关时,几次召集文武商议,都是用计除掉张韩。
“丞相之计略,恐怕颇为冒险,但他为何还是要用此计,我料想,应该是信任伯常带兵之奇。”
原本死气沉沉的军帐之中,因为曹操的话,也逐渐热络起来,程昱、荀攸他们也都附和跟随而笑。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袁绍只能猜测分毫,而且那些此前与自己有书信往来的家族,也都不再有联络。
收拾了战死的兵马后,折损一千余人,但斩获远远高出这个数字,却是让他高兴不起来。
“无情无义,酒色财气……”
袁绍无比的希望,前几日伏击大败的这支铁骑,其中精锐乃是张伯常的黑袍骑。
“派遣前军率先而行,是为了什么?”曹操眼神一凛的扫向诸人,不等他们回答,当即道:“乃是为了大军前行无碍,他们的伏兵布置已超过十日,肯定是耗费无数钱粮军资,在埋伏之地等待我军出现。”
“嗯,极有可能。”
还会不会败?!
所以要不说世上有“福将”这种称呼呢,不过为了此前商定之大计,曹操还不能马上把张韩叫到前线来。
“那你们胆子小了,”郭嘉冷哼了一声,“我就敢想,那小子拿了这种功绩,也会用一桩错事抵掉,人家都是将功补过,他这算是将过补功。”
“行吧,”陆逊有点失落的叹了口气,无奈之下答应下来。
不光是他,连通陆氏也遭到裹挟,张韩能提前来发难,其实已经算是一种先行救赎了。
有时候,这种事很玄乎,曹操就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如果张韩在的话,甚至还能赢,又或者是能够意外的躲开埋伏。
可惜并不是,只是曹操的虎贲军,由曹仁统帅,成军之后,屡次先登陷阵,功绩显赫,已有六年名声,有五万余人。
“主公为何叹气?”身旁沮授转头来问道。
……
以此为突破,接下来便可步步蚕食,未尝不是一种,稳固得利的战略。
至于计策,自然是让他们全力施为,只求能够扰乱许都朝堂即可。
“即便如此,也才得到了些许建树,并没有动到我军的筋骨。”
“他们已经败过了,定然无比谨慎,这要死伤多少,方才能让袁绍以为有胜机呢?”
先呆一段时日,如有功绩,再寻机离去,这样若是日后被校事府提及这件事,也不会因为自己瞒骗官家而受罚。
“沮君,如今可有张伯常的消息?为何黑袍骑,迟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呢?”
沮授笑道:“主公不必太过在意,那只是一支骑兵而已,有时候,关心太过会适得其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