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大明公务员 > 第二十二章冷处理

第二十二章冷处理

  第二十二章冷处理 (第2/2页)
  
  对于清朝来说,北京是不二选择。
  
  而今,大明掌控漠南,东北也在次第平定。
  
  建立北京,虽然是陪都,也算合适。
  
  更不要说,北方要比南方有更多的煤铁,更适合发展工业。
  
  朱元璋说道:“那么这一件事情,就教给你了。”
  
  何夕一愣,说道:“殿下的意思是?”
  
  朱元璋说道:“你以兵部尚书,总督,漠南,辽东,北直隶,大宁,长春,高丽,日本等地。兼营造北京城。太子在北边的差事交给你了。”
  
  何夕听了,心中猛地一震。
  
  朱元璋虽然对大明朝廷进行了一些改革,增加秘书监与内阁。但是秘书监与内阁都是权重而官卑。大明公认的文官之首,还是六部尚书。
  
  何夕有了兵部尚书衔,算是进入大明文官最顶层圈子了。当然了,何夕知道,这是朱元璋强推上去的。在朝廷之中的人脉与其他尚书没有办法比。
  
  好在,这是洪武年间,大明的权力并不在文官手中。再加上朱元璋对朝廷的屡次清理。这种情况下,各部尚书的权力与人脉也有限得很。比何夕强不了多少。
  
  这也是为什么本书之中,六部尚书都没有花太多笔墨的原因,因为这些人换官如走马。几乎没有几个能长久在位的。
  
  在朱元璋手中,他们不过是一个办事员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何夕在大明文官体制之中,已经爬到了顶层了。可以向更高一层发起挑战了。拥有更高的官职,才能有更多权力。办更多的事情。
  
  其次,何夕接替了太子的权力。也就是说,何夕在朱元璋说的试点,要扩大了。不再局限于辽东,而有更多选择权。
  
  何夕其实很赞同太子的一些想法的。就而今的局面来看,北京建立工业体系,要比辽东要好。这种好不是资源等硬环境,而是地理人文等软环境。
  
  首先是人。
  
  虽然说北方屡经战乱,但是好歹是中原之地,要比辽东好太多了。再加上朱元璋已经经营了好多,特别是北京,作为北伐的后勤基地,不知道安置了多少人员在北平。整个北直隶有数百万汉民。
  
  仅仅这一点,就让何夕高兴极了。
  
  他烦透了没有人问题。
  
  其次,就是市场问题。
  
  辽东的物产走海运,对日本,高丽,南洋等地销售,固然有其他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地理,从辽东卖东西到山东,天津最好的办法都是走海运。
  
  但是海运毕竟是比较新兴的运输方式,销售网络什么的,都要重新组建。以这个时代工作效率与地方保护。想要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北京这就不用说了。
  
  因为北京作为北方最大的几个城市,天然地就是货物散集地。有很多商人本身就以北京为中心,将货物销往全国各地。
  
  也就是说,北京出产货物,直接接入全国销售网络,根本不用何夕怎么费心。而在辽东,却需要何夕亲自将商人找过来推销,还必须是何夕营造的海商圈子里的。
  
  倒不是何夕不想找其他圈子里的商人。但问题是,这个时代,圈子与圈子之间,不仅仅是地域的隔阂,还有消息的隔阂。信任的隔阂。别人怎么知道,你不是巧取豪夺来了?
  
  现在交通方便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之前人们对外地的恐惧了。
  
  即便八十年代,都有人出外要账,一去不复返,死在外地了。警察法院等地,一推了事,最后不了了之。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楚,反正家属到的时候,什么证据都没有。甚至人都变成骨灰了。
  
  你有什么办法?这个时代更是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