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被义军感动,想做义军的官! (第1/2页)
这些年,兵祸不断,集庆城内外也饿殍遍野,污秽成堆,元廷官僚无暇管理,义军为防止瘟疫蔓延、人口减少,自然是要管的。
于是,许多已经被时间分解得只剩下骸骨的流民尸体被掩埋进了土里,才遭遗弃的婴幼被救了回来,臭气十足的街道也焕然一新。
连有疾病的流民也被集中在了一起,由官府统一甄别和医治。
负责做这些事的官员皆是从军中抽调的人,没有直接用当地士绅。
因为章诚和朱元璋都不放心当地士绅。
但也正因为没有用当地士绅和旧官僚,所以,执行的还不错。
各处原属于胡元的官办工厂作坊,章诚也直接派了自己培养的工业体系的官僚来接收,没有用当地的旧官僚和旧士绅。
只是,原来在元廷当政期间就负责和工匠直接打交道的坊头们,被章诚直接任命为了基础的掌工官,让他们组织动员官办工厂作坊的工匠们继续生产。
元朝推行职业户籍制,所以,许多工匠基本上就是一家一族人。
就和地方许多农民也是由一个宗族的耆老长辈在管理一样。
工匠们也基本上是由一个宗族的耆老长辈在管理,使得章诚不得不暂时还是倚仗这些匠户宗族的耆老长辈们,直接管理他们族里的工匠。
毕竟习惯了一家人生产生活的工匠们,一时自然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族里长辈的,而不愿意相信一个外来官员的。
这就使得,章诚短时间内,也不会好取消职业户籍制,甚至还得允许匠户制存在。
如同历史上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也不得不继续推行职业户籍制,只是将元朝更复杂的职业户籍制精简一下一样。
可以说,朱元璋历史上推行职业户籍制,把百姓固定在一种职业上,让百姓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度降低,不完全是他的锅。
很大的原因是跟元朝灭了中华,而导致中华的文明程度退步有关。
因为一个奴隶制的文明吞并了一個农耕文明的国家后,这里面的文明融合,必然会导致一些落后的制度被推行,进而使得整个文明出现倒退。
这在五胡乱华、金灭北宋已经上演过,在历史上,后面的满清灭明也要再上演一次。
章诚现在想恢复中华,让中华文明从新进步,都得因为倒退的惯性,而不能迅速跃进到元灭中华以前的文明程度,还得继续适应元朝的制度残留,循序渐进地改进。
这个改进可能要很多年,甚至要几代人。
而不亲自参与进制度设计来,是没办法体会到无奈的。
现在章诚自己就体会到了这种无奈,因此,他不得不在技术领域,也让渡部分权力给宗族,而不能直接设立工社制度。
但无论如何,当这些工匠家族知道他们义军会给他们工钱时,他们也还是很高兴的,也及时的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了自己宗族里的族人们。
而尽管工匠家族的族长们会拿走一部分义军支付给他们的工钱,以支持族里公共事务的名义,比如买祭田、建祠堂、设族学什么的,他们但还是会发一部分给族人们,以免让族人们对宗族不满。
所以,最底层的工匠们还是能拿到一部分工钱,而感受到义军攻下集庆和以前不一样,也会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
丘大远就将自己的子侄们集合到坊内大厅说:
“现在看来,义军跟官军不一样,那朱丞相和章先生更把我们当人看啊!没让我们只服役,不给工钱,而是给我们发工钱奖金。”
“我们不能不感恩,所以大家伙以后做活要更积极,不能真让上面监造官觉得我们造的质量不行,既扣我们绩效不说,还丢我们丘家的脸,都明白吗?”
“我们明白!”
“丘叔,您就放心吧,我们现在只希望义军真得天下呢,毕竟义军真给工钱啊,这下子,服役就不是白干活混饭吃,也能挣点钱多给孩子扯几件过冬的衣服了!”
“就是,要是义军早点来,我说不定就能提前挣够钱娶上婆娘了。”
丘家的匠人们皆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丘大远只是笑笑,而也不禁抹了抹眼角的泪,在他看来,最难得的是,自己这些匠户总算被当个人看,劳动价值被肯定了。
但孙炎、夏燮等士绅发现自己的价值没有被义军肯定。
因为尽管他们为义军攻下集庆城出了力,但义军没有征辟他们为官,似乎无视了他们!
不过。
孙炎、夏燮等士绅在看见义军军纪严明,还致力于恢复生产秩序,解决白骨露于野、孤幼啼于市的问题,还清洁卫生、扫除疫病传播隐患后,就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义军不是只想报复性掠夺的普通义军,而是致力于得天下的义军,也就更加想在义军为官,想趁着朱元璋部义军没有彻底坐天下之前得个从龙之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