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拍桌子,怒斥士大夫 (第2/2页)
反过来一样。
只是历史上往往会出现,士大夫允许自己在地方上说一不二,但不允许天子朝中说一不二,进而屡屡出现皇帝与官僚士大夫的斗争。
但也因为,士权和皇权又彼此皆是地主经济的产物,所以又都斗不倒对方。
甚至因为士大夫自身要求矛盾,即既希望皇帝不要说一不二,又希望自己可以在地方说一不二,也就使得士权往往斗不过皇权。
如历史上的嘉靖这种哪怕是由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士大夫选出来的年少天子,在成为皇帝后,也能将整个士权压制住。
眼下,将皇帝承担造福天下百姓的责任制度化、法律化,也等于逼着官僚士大夫将造福天下百姓的责任制度化、法律化。
别看官僚士大夫们口口声声要为万世开太平,要为生民立命,但他们大多数也只是想嘴上说说,真要是用制度和法律逼着他们必须这样造福于民,给他们戴上紧箍咒,那他们会很难接受的。
朱元璋不是笨蛋,从小经历那么多官僚豪绅压榨的他,也清楚元制对官僚士大夫而言有多香,自然也清楚冯国用为何犹豫。
所以,朱元璋才气愤的拍桌子。
在他看来,他自己为遵循实际,遵循客观真理,都愿意限制自己皇权,遏制自己私欲了,偏偏这些士大夫要在限制士权上面扭扭捏捏。
历史上,朱元璋其实比大多数统治者都要理想主义一点。
所以他在打下滁州后,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把兵权老老实实交给了郭子兴。
他也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听信儒士们的谏言,尽量保留元制,只重视传统礼法的建设,也就放权给中书省,只强调贵贱有别。
结果,
他发现他这样做只限制了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却没有限制贵族官僚的权力。
于是,他就掀了桌子,干脆不限制皇帝权力了,还大胆的搞起分封和郡县并存来,干脆把家天下彻底家天下化,让什么都让自己朱家一家人管了,其他人做没有思想的工具就可。
现在,是他愿意为自己的理想,遏制自己的权力欲,但别人不一定愿意。
不过,正因为官僚士大夫素来是矛盾的,所以冯国用现在也不能明着说自己不是反对限制皇权,只是反对限制自己这些士人在百姓面前的权力,也就只能咬牙承认说:
“上位说的是,试一下也无妨。”
邵荣这时主动问着章诚:“不知如何让社权大于皇权?”
“我和丞相商议后认为,首先,原则上,只有大同社的人才能为官!”
“当然,诸位因为是特殊情况下出现的特殊官位,所以需要在为执政官后申请加入大同社,接受大同社理念。”
“其次,大同社以后设立廷议制度和廷推制度,设廷议局!”
“廷议局负责廷议决定重大决策,如宣战、如改制、如立法诸事,廷议局的成员由皇帝和资政大夫组成,皇帝和资政大夫皆由廷议局廷推决定,只是为防止廷议局由奸人把控,而做出轻易废皇帝使天下动荡的事,所以,皇帝有一票否决权。”
“再则,设立内阁、枢密院、御史台、大理寺!”
“内阁负责内政,内阁最高官员为首辅,首辅有举荐内阁下属诸部司官员的权力。”
“枢密院负责戎政,最高官员为枢密使。”
“御史台负责监察,最高官员为御史大夫。”
“大理寺负责审决刑案,最高官员为大理寺卿。”
“内阁首辅、枢密使、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皆由皇帝提名,廷议决定,最后皇帝任命。”
“最后,资政大夫、内阁首辅、枢密使、御史大夫、大理寺皆为正一品,正一品大员,皆有最短和最长任期限制。”
“定最短任期,是防止还没做事,就被心术不正的皇帝或言官罢去。”
“定最长任期,是为了避免权臣出现,把一个官衙变成自己的私人领地,故定为最短五年最长十年。”
“若超过任期,皇帝不想罢免,需经廷议同意,皇帝不得下中旨决定。”
“凡有按制需要廷议廷推,但皇帝没经廷议廷推就下发的中旨,有司可以不听,若有司被宣中旨者逼勒,则有司可逮杀宣中旨者!”
“若是皇帝依旧执意强行用这类中旨,不惜为此罢人杀人,廷议局的资政大夫们,有责任号召社员与庶民诛之!”
“若资政大夫皆有意纵容皇帝,则天下社员有责任护社讨伐皇帝和资政大夫。”
“若大同社社员皆纵容,则天下庶民有责任讨伐大同社,而立代表天下民众诉求的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