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朱元璋希望宇内一统! (第2/2页)
朱元璋说道。
冯国用这时问道:“谁来草制?”
“还是让宋濂来吧,不过,说到这里,我们廷议局最好还是有一个自己处理机宜文字的官衙和一批草制各类条例的学士官,这类学士官要在主张上与我们一致,觉悟上过硬,以免在草制时,在文字间藏机巧,故意让奸邪之人有利用玩弄的空间。”
“而我们这些个资政大夫,眼下说实话还都是在文采这方面不行的,即便是我自己,也不擅长于此。”
章诚说起别的想法来。
朱元璋颔首:“这个一时间还难以定好,毕竟眼下有文采的有几个不是显宦之家出身?”
“是啊!”
章诚感叹了一句。
接着,章诚又说:“除了禁止兼并田地外,我和上位商议后认为,还应该禁止大同社社员以及贵族和官僚与商贾自己经商,乃至合作经营商业,为的是防止最终我们都只知为富商做主,而不再为百姓做主。”
“但我们现在都在官商里入了股,这个需要禁止吗?”
冯国用问道。
章诚回答说:“这个不需要,官商是为国经商,经营者也属于官僚,属于国家所有的产业,贵族和官僚参与分红,进而可以让贵族和官僚更加愿意支持官商,只是要防止侵吞官产,这就需要皇帝和有司要监管严格。”
冯国用点了点首,又说道:“别的倒是没什么,我担心将来这道禁令会形同虚设,让肉食者管住自己的手,不与商贾勾结,难于登天。”
章诚颔首:“是啊,就怕皇帝和大臣都很配合地不追究彼此和商贾勾结的事,包括前面那条禁止贵族和官僚买田的禁令,只怕也会形同虚设,只要后面廷议局的资政大夫,很配合的不计较皇帝圈地赐田于贵族官僚,而皇帝也不计较贵族官僚们圈地,那这道禁令就等同于虚设,毕竟不是每一代君臣都像我们这些刚开始打江山的一样,愿意不与民争田。”
“咱跟章先生讨论过这个,最终想到的是,无论将来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我们都得先把法规立起来。”
“至于后面的人愿不愿遵守,我们很难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当下要定好规矩,另外,尽快让百姓觉醒,只要民智已开,即便将来那些肉食者不成器,也不好再哄骗百姓。”
朱元璋这时也说了起来。
冯国用起身拱手说:“诚如上位所言,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当先立此规。”
接着。
李善长等人也没有反对。
只有常遇春忍不住在这时插嘴说:“不能兼并田地,不能经商,那靠什么发财?”
“加入大同社,为朝廷做事,是为了发财吗?”
朱元璋沉声问了一句。
常遇春不禁摊手,坐了回去:“咱闭嘴!咱不该发言!”
章诚笑了笑说:“没错,是得考虑到时候大同社的社员、贵族和官僚们不能兼并田地、不能经商,又不能和商贾合作,那该怎么发财的事,不然长此下去会心理不平衡,另外,即便大同社的社员以及贵族、官僚们本身觉悟高,但不代表他们家人就都觉悟高,愿意无私奉献,所以,我和上位商议后决定也给大同社的社员、以及贵族、官僚们特有的福利制度。”
“什么制度?”
郭天叙这时忍不住问了一句。
章诚回答说:“一是给予丰厚的养廉银,二是致仕卸任后依旧领额定的俸禄和享受一定的待遇而实现致仕后依旧能为国家荣养,三是允许参股官商和购买官债,四是年终给予丰厚的奖掖银,五是荣其父母子女根据功勋给予一定的官爵俸禄,六是为鼓励贵族和官僚出去开拓,九州四海之外的田再由中华军打下来可以根据功勋贡献赐予,也准其从官衙里买这些新开辟的疆域,且给予比庶民低三成的价格优惠。”
“总之,就是想更富贵,就多为国为民做事,多支持国家事业,多出去以促进天下尽快为中华一统之天下。”
“正如章先生所言。”
“今日就到这里吧,接下来,就各自去忙各自负责的事,郭、冯二公跟咱一起去选个衙门作为枢密院办事的地方,现在这个江浙行中书省就直接作为大同社廷议、廷推以及处理诸项社务之地。”
朱元璋这时说了起来。
章诚也对李善长说:“怀远侯,与我一起去选内阁的衙门吧。”
“好,那咱也去选适合做御史台的宅邸。”
张天佑也跟着起身说了一句。
邵荣笑着说:“那咱就去选适合作为大理寺的地方。”
眼下,大同社中华军刚刚攻下集庆,许多官衙也刚刚确立,所以还没有确定具体在何处办公。
好在集庆的元廷的权贵官僚的宅邸倒是多,可以直接没收为官产,拿来作为新官衙的办公地。
只是需要大同社的一干执政们去挑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