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诚分兵去淮扬,朱元璋坏地主官僚阴谋 (第1/2页)
元顺帝本就忌惮权倾朝野的脱脱会成为第二个伯颜,进而使他这个皇帝有名无实。
所以,他在看见御史袁赛因不花的奏章后,也下定了要罢斥脱脱的决心。
但他没有选择立即罢免脱脱,而是传旨先罢脱脱弟弟也先帖木儿的官职,为的是试探脱脱的反应。
脱脱在知道自己弟弟被罢职后,就猜到了自己的结局,也就将朵儿只叫来说道:
“我可能很快就要被削兵权,接下来,剿贼之事就靠你们了,尤其是集庆,不能让贼军真的在集庆站稳脚跟!”
朵儿只点首:“丞相放心,集庆之贼不过是巧胜,实力并不强,如今也不过是在集庆周边活动而已。”
“可见,这股贼军除能够留守集庆外,已暂时派不出更多兵去攻打江南其他富县。”
“而眼下,我们这边各路兵马已经开始出发,丞相放心,预计这个月就能收复集庆,全歼这股贼军。”
“不能轻视这股贼军!”
“他们暂时不去攻打江南其他富县,或许是因为所图更大,收复集庆后要多方访查,摸清这股贼军为何不在攻下集庆后,又去大掠平江等地。”
脱脱说着就神色凝重道:“本相始终觉得,这股贼军不简单,那个传闻中的章先生,很可能是整個江南江北如今大乱的主导者,而且此人的谋略,当更为精明,表面上看,他的人在拿下集庆后,未去大掠江南其他富县,但实际上,他可能是悄悄地在掘我大元的根基。”
脱脱随后叹了一口气说:“只可惜,也先帖木儿无能,和州也失陷了,未能尽屠滁州!”
朵儿只道:“您放心,收复集庆后,我一定尽快收复滁州,不管滁州里住的那个章先生多厉害的妖贼,除非他能凭空逃逸,否则,定然让他和滁州所有汉人一起死无葬身之地!”
说后。
朵儿只又道:“丞相,若朝廷真有要罢免你的诏旨到了,您先别去接,不如等收复集庆和滁州的捷报上去后再说,这样,陛下想必就会知道您的重要,而不会罢免您了。”
“那样就不只是罢免,而是活都不会让我活了。”
“朵儿只,你到底是不谙朝中之道,眼下最担心我平定天下之乱的其实不是妖贼,而是朝中的人!”
“乃至陛下也不愿意看见这天下只能是脱脱来收拾才收拾得了。”
脱脱苦笑起来,且无可奈何地回了一句,且仰天叹道:
“这才没到百年呐!我大元满朝贵胄,就跟昔日金宋贵胄一样了,蝇营狗苟,狼狈为奸,不为正事!”
“你说是不是因为昔日金宋旧贵留下来太多,没有尽除之,才让我大元腐化的这么快?”
“也难怪那位章先生宁做贼寇,不做我大元之臣。”
……
至正十五年的新年一过,章诚所部义军在集庆的人马,就开始陆陆续续从集庆撤回来,只留下了一些暗地里的联络交通站,和分散在乡野间的游击组织,而作为将来可能再次渡江的准备。
“据最新的消息,扬州路、淮安路、镇江路、太平路、常州路的的元兵都在往集庆方向集结,江北的元兵不少更是已经渡江,所以,我们接下来正适合分兵去扬州、高邮,搅一搅他元军大本营的后方。”
章诚在正月初七这天,也在所部义军的军事会议上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
“去扬州和高邮?”
诸官将皆倍感惊愕。
章诚道:“没错!元兵不想让我们在江南的花花世界里久待,那我们就去江北淮扬一带闹闹,那里也是鱼米之乡,那里也有许多乡村等着我们去创建基业。”
“可是那里有脱脱和他号称百万的大军,在与张士诚对战。”
这时,汤和忍不住说了一句。
章诚道:“脱脱估计掌不了多久的兵权!”
“据最新消息,他的弟弟也先帖木儿已经被罢职,他本人也已经被御史弹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说明接下来,被罢职的就会是他!”
“不然,元廷不会在脱脱还领兵出征的时候,就对他的人动手,而动手就只能说明元廷在有意换了他,所以才先罢他弟弟的职,而试探他的反应。”
章诚说着就对戚祥吩咐说:“把记有弹劾脱脱和罢免也先帖木儿消息的胡元《邸报》给大伙儿看看。”
“是!”
而朱文正等官将在看了《邸报》内容后,也都更加确信了章诚的话,且对去高邮和扬州颇为意动。
章诚最终与这些官将们讨论后决定:
让汤和与汪广洋分任第一路军的指挥使与训导官,往真州、扬州方向发展,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
花云与舒安国分任第二路军的指挥使与训导官,往天长、高邮方向发展;
毛广与杨宪分任第三路军的指挥使与训导官,往石梁、淮安方向发展。
章诚自己则带着神机营谢成诸将和宋濂等留守瓦梁垒,训练新兵,培养人才,研发技艺。
而朱文正则带着神机营新兵去攻打已被元兵重新攻陷的六合与来安等周边地区,加强瓦梁垒周边防御,同时也是给新兵实战训练的机会。
朱元璋这边也在击退重新组织起来而企图夺回和州的元兵后,也开始在重建农耕等生产秩序的同时,攻打周边要寨,如鸡笼山一带,元兵为保证粮道而屯兵设立的各大要寨,以求巩固和州据点。
不过,在这期间,昔日濠州旧帅孙德崖部因乏粮也正在和州一带就食,便在得知朱元璋据和州后而请求暂时进城借住数月。
这个时代的许多起义军领袖其实也游击作战,但他们的游击只有流窜作战的意识,没有建设根据地的意识,所谓就食,很多时候就是四处劫掠,哪怕是占了一座城也是坐吃山空,等吃空了再去别处,没有建设据点的意思。
当然,这也跟官军往往会很快就来围剿攻陷一座城池的义军有关,使得义军没有时间来意识到建设据点。
孙德崖就是这种情况。
但因孙德崖兵多势众,而朱元璋才刚刚据有和州,身边老兵不过数千,其余皆是新兵,且他也担心自己若拒绝就会让孙德崖倒向附近正大量屯集而断自己粮道和后路的元兵,便只得答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