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清丈田亩的好处,推功于章诚 (第1/2页)
“买吧,眼下再不买不行啊。”
“另外,得按他们义军的要求买。”
“我们郑家田亩五万多,就得买他们对五万亩规格的地主所下达的指标,不能敷衍,以免背上通敌之罪!”
曾拒绝担任元廷翰林待制的徽州处士郑玉,这一天,就无可奈何地劝自己的族人们,同意郑家拿粮购买义军的债券。
郑玉说后就又叹了一口气。
对于郑玉而言,这就是清丈的坏处。
让他们这些豪绅大户的底细,被摸得清清楚楚,也就能被执政者更能轻松的拿捏住。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以来,豪绅大户最反对清丈的原因。
比如王安石变法期间,真正累民的一些新法,虽然反对的声音很大,但还是执行了下去。
不过,跟清丈田亩一样性质的“方田均税法”,硬是直到旧党上台执政,都才只完成了一半,可见民间阻力有多大。
另外,万历时期的清丈也是花了十年时间,而且也完成的虎头蛇尾。
所以,清丈是非常被豪绅大户们抵触的事。
历史上,真正可以说清丈最成功的还是朱元璋当皇帝期间。
这主要是他是皇帝。
皇帝亲自主持清丈,关键还是开国皇帝,另外,当时也是开国初期,豪强大户被铲除了不少。
所以,这才能够成功。
但也正因为朱元璋清丈的成功,所以整个明朝的中央财政,就出现了开国即巅峰的情况,也就是说,后面虽然生产力一直在发展在进步,但中央财政收入却一直在减少,不及巅峰,最多近于巅峰。
而豪绅大户们非常反对清丈倒也不是怕多缴税,主要是怕自己的底细被朝廷摸清楚,让朝廷官府知道自己名下有多少田产,进而就可以通过这些田产控制他们,使得他们不能在佥派徭役、摊派钱粮这些事上钻空子,同时也容易被朝廷盯上。
“可我们买了借劵,他们真会给我们偿还本金和利息吗?”
郑玉的弟弟郑铎这时不由得问了一句。
郑玉叹气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哪里是我们敢想的,他们愿意给,自然更好,他们不愿意还,我们又能怎么样?”
“是啊,无论怎么样,我们皆只能任其处置,现在只能希望他们是愿意还的。”
郑铎道。
——
“我们自然愿意还。”
“因为买了劵的不只你们,还有我们李家、冯家这些已经在义军投了大量本钱的大户。”
“而且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们义军还不起,省里已授权用将来统一后的盐铁、军械、外贸等分殳股利做本,来发行债券,只要我们滁州中书行省能得天下,你们就亏不了。”
“但是,偿还这事,我们得按章先生定的规矩来,利息偿还期先定为五年,先定为半分利。”
“你们要是实在不想买也行,就立即把田卖了,分田给民,田亩越少的,指标就越少嘛,我们虽然给你们定了指标,但也不是真的不给你们应变之法。”
李善长也在郑玉等豪绅来见他时,对他们解析政策来,然后就道:“我还有事,具体还有要问,就问舍弟。”
说着。
李善长就先一步离开了衙门,而来了章诚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