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2 合伙做劳务 (第2/2页)
当我们将视线认真投注于安吉之时,恍然发觉,就算名声不彰,如她的白茶一样,她绝世的容颜也牵引着我们无法不一次又一次仔细端详。然后,会心地感悟到:原来,这就是江南……
梅溪镇位于安吉县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历来商贸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她曾经是唐宋的商贸名镇,民国之后,一直拥有安吉“小上海”之称。如今,她是安吉县“一主三副”重点发展城镇之一;湖州市确立的17个重点培育中心镇之一;浙江省省级中心镇;浙江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重点镇;全国重点镇。
因西苕溪沿岸盛开紫梅而得名。上古时期,梅溪属于感潮区,传说是“吴王送女”之地,李宗谔《图经》记载:“荆溪(今属梅溪镇)至吴山下,每日潮高二尺,倒流七十里,云是吴王送女潮。”春秋战国时期,梅溪已经有人定居。章湾村出土的龙山土墩墓群,姚土斗村出土的六墩山、翠云山墓群,乌山村出土的乌山墓群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秦统一中国后直到西汉,梅溪属于故鄣县(今安吉全境,长兴以及安徽广德的部分地区)。 东汉中平二年,梅溪开始隶属于原乡县(今安吉北部、长兴泗安、和平一带,县治在今泗安)。东汉末年,孙策在梅溪建立粮仓,粮仓所在地也被命名为仓山。三国两晋时期,梅溪仍隶属原乡县。南北朝时,梅溪已是远近闻名的竹木市场了,史载“陈高祖( 陈霸先)为舟木在安吉梅溪之曲”。隋开皇九年,梅溪随原乡县并入绥安县(今广德)。隋仁寿二年,梅溪开始属于长城县(今长兴、安吉北部一带,县治在今李家巷)。唐朝初期恢复原乡县,并在梅溪建镇,驻兵戎守,梅溪还成为原乡县县治所在地(《谭其骧历史地理图册》有标记)。唐麟德元年,废原乡县,梅溪重新回归安吉县。《湖州府志》记载:"五代后梁时梅溪乡领梅溪镇",这说明梅溪镇在五代后梁前就已建置定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宋代已是商贾云集,人烟稠密的市镇,据嘉泰《吴兴志》记载:“今为镇六:乌墩(今桐乡乌镇)、施渚(今吴兴埭溪)、梅溪、四安(今长兴泗安)、新市、和平。”时为湖州地区六大镇之一。明、清两朝称作定福乡。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安吉县在梅溪设立河泊所。明末,正德帝朱厚照下江南时巡幸梅溪红庙村,回京后令人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一红墙庙宇,红庙因此得名。清末,天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于梅溪兴兵20万大败清总兵李定太,清军溃走湖州。民国时期称紫梅镇,属梅墅区。1949年4月27日,梅溪解放,解放后属昆铜区。1951年3月,安吉县人民政府迁入,改为 直属镇,至1958年11月,为县治达7年有余。1992年9月撤销荆湾乡并入梅溪镇。2000年1月,晓墅镇并入梅溪镇,政府驻地迁至晓墅村。2012年5月,昆铜乡并入梅溪镇。
清同治十二年(1873)版《安吉县志》记载“ 梅溪在州北三十里,源自昆铜四洲等山……溪上常有紫梅盛开,故名”。梅溪可谓钟灵毓秀之地,历代名人众多,南梁著名史学家吴均、南宋目录学家陈振孙、近代林业学家陈嵘、近代电信学家莫庸、当红影视明星蒋毅,“最美保安”李迎福 等均出自梅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南宋词人史达祖也曾在梅溪生活过。众多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尽显一方沃土地灵人杰之象。
梅溪是安吉的老镇,也是安吉的东大门,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历史上“梅溪春涨”被列为鄣南八景之一。明代诗人凌悦有首《梅溪春涨》就描绘了梅溪的美景:“玉磬峰头积雪消,紫梅花下水平桥。喷开石窦山倾倒,怒拍溪门浪动摇。连岸白沙鸥鸟下,满川红雨鳜鱼跳。 黄流引入星河去,一任乘槎上碧霄。”梅溪也有丰富的竹木资源,明代的董斯张在《咏竹漾》中诗注:“梅溪路多种竹、留蔓十余里,几不可睹天日”。优美的自然风景是发展梅溪镇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
三人来到梅溪,无不为安吉梅溪的美惊叹。
随着叶老板,一路前行。只感觉天蓝水绿,一片碧染。每到路尽无行处,却又柳暗花明,面包车几个转折,到了路西村,折身沿山谷而进,到了莫家上。
此时河流成了小溪,欢快地唱起了歌声。三人随着叶老板,扶竹而上,及至登顶,山高视野阔,满眼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