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靖难攻略 > 第38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38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387章 安得广厦千万间 (第1/2页)
  
  “铛…铛…铛……”
  
  浓雾山中,随着钟声作响,山间的风吹散了浓雾,露出了一片狭长平原。
  
  随着云雾被吹散,便可见到这片平原上有一个刚刚建好的小镇子。
  
  小镇子由石头和木材搭建,外部是垒砌的石墙,内里是一排排干净的小院,整座镇子的石墙简单而自然,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安心。
  
  混凝土的街道四通八达,连接着东西两个被围墙圈起来的市场,正中心的位置上除了衙门,便是一个面积数亩的广场。
  
  广场上,一座三丈高的钟楼显得异常突兀,但它却能把钟声传递四周,为这片山林带来了一份生机和美好。
  
  “看样子给你的物资,你倒是都用到实处了。”
  
  走在广场上,徐硕扫视着广场上那群身穿少民服装,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不由得赞许起来。
  
  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看上去繁荣的镇子在八個多月前还是一个小小的驿站。
  
  “也是朝廷和孟明你给的支持足够大,不然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快。”
  
  站在徐硕身旁,曾经面对桐梓县哭穷的王章,如今反倒是喜笑颜开,似乎对自己的情况十分满意。
  
  “县里情况如何了?”徐硕在钟楼下的混凝土石凳上坐下,王章也跟随坐下同时介绍起了桐梓县情况。
  
  “整个县城内有一千二百七十二户,七千六百四十七口人,县内还有近一千六百亩的空地没有使用,都等着军队改土归流迁徙人口前来。”
  
  “县外开垦耕地五千四百二十多亩,四川布政使司送来耕牛挽马近九百余头匹,六万九千多石粮食,二百多吨水泥和两万斤盐。”
  
  “除去县里的情况,辖区内还在部分曾经土司的小河谷上建立三个集镇,十一个村落,全县人口三万二千四百余人,耕地九万五千多亩。”
  
  “四川布政使司那边说,下个月会有五千湖广罪民发配至此,让我早早准备接收。”
  
  王章说着桐梓县的情况,实际除了县城本省,桐梓县其它乡镇情况都还算不错。
  
  “嗯,你这里没问题,那我就放心了。”
  
  徐硕闻言点头,轻笑道:“整个遵义府,就属你的桐梓县一穷二白,如今连你们都被扶持起来了,我估计再过三年,你们就可以缴纳税粮了。”
  
  “三年后没问题。”王章也拍拍胸脯道:“就眼下的情况,全县每年开垦三万亩耕地不成问题,毕竟吃喝都有朝廷保障。”
  
  “三年以后,县内耕地能最少突破二十万亩,虽然不敢说缴纳几万石税粮,但缴纳一万石还是不成问题的。”
  
  “对了,其它几个县如何了?”
  
  王章好奇询问起来,徐硕也轻笑道:“南边改土归流进行的顺利,大部分人口都迁往了广西开荒,少量迁徙到了其它几个县。”
  
  “眼下,遵义府有口数近二十五万,耕地七十余万,耕牛挽马近三万头匹,几乎整个黔南地界的耕牛挽马都集中到了我们手中。”
  
  “依靠这些资源,在其它各府官员抵达前,我们还能争取让遵义耕地突破百万亩。”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沐春与李景隆在黔南地区的平叛也逐渐进入尾声,那所谓十万大山的土司们被火炮击垮,被俘者数十万计。
  
  事实证明,贵州的少民人口确实很多,足有三百余万,而他们之中大半人口都被迁徙到了广西、四川、湖广等地界。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四川接收黔北与黔西地区近七十万少民,湖广接收黔东四十余万,广西接收黔南三十余万。
  
  这些人口极大充实了湖广、四川、广西等地人口,三省的设县开荒工作也开始展开。
  
  广西虽然在很多人印象里是山区,但相比较云贵,广西的丘陵平原面积达到了三成以上,单一个桂中平原就能开垦出几千万亩适合种植水稻的耕地。
  
  由于人口不足和当地的碎片化,因此过往的当地布政司没办法组织大规模的开荒运动。
  
  然而随着三十万黔南土民涌入,加上交趾调拨的近百万石开荒口粮,浩浩荡荡的“桂中开荒”开始进行。
  
  这些消息,徐硕都是从《邸报》上看来的。
  
  除去广西,四川与湖广的复耕工作也不用多说。
  
  湖广与四川在两宋时分别有五千五百余万、两千四百余万亩耕地,而今却只有二千五百余万、一千三百余万亩耕地。
  
  这还是洪武、永乐合计四十一年复耕后的局面。
  
  按照明代田亩单位计算,两省也起码能开垦出最少七千万亩耕地,可由于人力不足,即便是粗放式开垦管理,也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两宋时期,这两省五路有人口近一千五百万,而今算上贵州地区,也不过九百余万人口。
  
  其中,贵州地区人力毫无疑问是在浪费,毕竟贵州并没有一千五百余万亩耕地给三百余万百姓耕种,而这也是朱高煦要将贵州人口迁移四川和湖广的原因。
  
  随着贵州的人口迁徙,人力得到利用,四川和湖广的复耕速度会比原先快上许多,恢复两宋巅峰时期的耕地情况也指日可待。
  
  一个国家的政策代表着什么,没有人比徐硕这群人更了解了。
  
  在大明的政策倾向下,关外之地不过五六年时间就成为了北方富庶之地,而西南便是下一个“关外”。
  
  在政策的春风下,贵州的遵义府无疑是第一个吃到葡萄的地方。
  
  “对了,其它几个府的官员应该都陆续抵达了吧?”
  
  王章询问徐硕,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心。
  
  他的担心徐硕能够理解,毕竟遵义府之所能发展那么快,主要在于之前整个贵州只有他们这一个地方脱离了军管,因此四川布政使司调拨的资源,大部分都被他们吃下了。
  
  现在随着各府官员陆续抵达,各府军管也会随之解开,遵义府能获得的资源毫无疑问会逐渐降低。
  
  “各府的事情忙不到我们头上,现在遵义府内其它县都步入了正轨,即便布政使司削减调配府上的物资,你这里的物资也不会欠缺的,这点伱可以放心。”
  
  徐硕安抚着王章,同时也道出实情。
  
  以贵州的情况而言,指望南边的云南和广西是不可能的,只有指望四川和湖广调拨物资。
  
  而面对四川与湖广,它们能进入贵州的驿道唯有铜仁、遵义、毕节三府能运送物资。
  
  从四川进入遵义,桐梓县是当之无愧的门户,因此桐梓县建设越好,四川对贵州运送物资的后勤压力也就会越低。
  
  若是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这个遵义知府的位置,徐硕恐怕也干不长远。
  
  “按照考核,我们还有两年半的时间。”
  
  徐硕看着王章开口道:“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不过这边你不用担心,我特意询问过吏部。”
  
  “关于桐梓县,你的功绩考核与各县不一样,桐梓县的人口和耕地与根脚和各县相差甚远,因此你要做的便是实事求是,只要能在剩下两年半里让桐梓县百姓自给自足,那你的功绩就足够评个甲等。”
  
  六部经过朱高煦改革,对于各县考功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结果的评分等级是一样的,那便是按照甲乙丙丁四等进行划分。
  
  甲等表示极为优秀,可以视情况拔擢一到两级,乙等表示合格,可以留级或累功乙等三次考核来拔擢一级。
  
  “丙等表示欠缺,留职留级观察,丁等则是降职一级,以儆效尤。”
  
  可以说,朱高煦制定的就是简单的升迁评价,不同的是考功司只负责考功,而地区考功官员若是考功出现问题,哪怕只有一个官员出现问题,他也会遭到降职一级的处罚。
  
  至于官员的问题,则是有各省的巡察御史负责记录和监督,一旦有违法违纪的事情发生,那巡察御史就会上奏天听,由宫廷视程度来派遣大理寺、刑部、刑科、锦衣卫与西厂来处理。
  
  朱高煦倒是没有单独再设立新的监察衙门,毕竟老朱留下的衙门已经足够用了,基本涵盖了各个方面。
  
  他要做的,就是加强或集中这些衙门该做的事情与权力便可。
  
  至于洪武年间逐渐改为十年一考的“京察”制度,也被朱高煦常态化制定为“一年一检查,三年一考功”的方式。
  
  简单来说,每年都会有巡察御史与户部考功司官员前来巡视,三年都合格才能被评价功绩。
  
  这三年间,即便前两年都是甲等,但最后一年只有乙等,那也无法达到甲等的标准,只能按照乙等来算。
  
  可以说,洪武年间的京察制度顶多就是大明官员头顶上的利剑,但永乐年间的京察制度就是放在官员们脖子上的斧头。
  
  利剑割喉,斧头断头,这便是百官们的评价。
  
  正德年间想把京察改为三年一考察,结果遭到了百官们的强烈反对,最后无法执行下去,而今朱高煦每年一查,可以说让那些本就手脚不干净的官员是胆战心惊,辗转难眠。
  
  正如徐硕他们的讨论一样,别说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就连他们这种比较清廉的官员,都在担心自己的功绩不达标而被留职或更换。
  
  这样的效果,正是朱高煦想要的,因为洪武年间那套二十几年才更换几万官员的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日益庞大的新政官员体系,正如眼下……
  
  “报考下一次科举的新政学子数量有这么多?”
  
  距离桐梓县千里之外的南京城春和殿内,饶是朱高煦,也不由得被手中奏疏所汇报的数字感到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