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靖难攻略 > 第458章 好事成双

第458章 好事成双

  第458章 好事成双 (第2/2页)
  
  现在看来,除了河中部落东迁被马哈木讨到了便宜,便也没有其它可以解释这种情况了。
  
  “陛下,户部尚书郭资求见。”
  
  班值太监的声音打断了父子间的对话,朱棣见状也颔首道:“宣!”
  
  随着朱棣开口,户部尚书郭资的身影也就出现在了武英殿内。
  
  他朝父子二人走来,最后跪下五拜三叩,唱礼起身。
  
  “陛下,各布政使司及都司的税粮文册已经上交,这是汇总……”
  
  郭资双手呈出一本文册,王彦见状上前接过,并交到了朱棣的手上。
  
  兴许是在北京更舒服些,朱棣在北京理政的精神也好了不少。
  
  他将文册翻开,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朱高煦本以为老头子会在看完后,直接把文册递给自己,却不想他直接道:
  
  “这个家你自己在管,你觉得今年的情况如何?”
  
  朱棣没有给朱高煦看,而是让他猜,不过朱高煦也能大致猜出今年的情况,因此作揖道:
  
  “田赋应该在六千万石左右,军屯籽粮应该不足三百万石,商税及杂项、矿税约一千二百万贯,算上官营的贸易利润,今年岁入应该在四千二百万贯左右。”
  
  “人口的话,应该不会超过九千万,约在八千九百余万左右,耕地的变化应该不会太多。”
  
  朱高煦将自己的预估给说出,朱棣闻言看了看,颔首道:“和你预估的差不多,但支出也很多。”
  
  他将文册递给了王彦,王彦转交给朱高煦翻阅。
  
  朱高煦简单反应,确实发现各类情况和自己所说的差不多,但同时支出也很大。
  
  两项铁路同时开工,材料的运输无疑是最大的耗费,相比较之下,平整道基反倒是显得没那么麻烦。
  
  两京铁路经过的地方都有足够的人力,招募工人也并不困难。
  
  只要钱给的够多,顶多半年时间,两京铁路的道路地基就能挖掘平整并建设好。
  
  真正的难题,是运输和铺设铁轨,以及获取枕木。
  
  枕木从辽东、琉球府获取,运输到淮安府、河间府后炮制,铁轨则是各省铸造运输。
  
  仅仅七个多月时间,铁路上便已经花费八十万贯,一年下来一百五十万贯实属正常。
  
  不过按照这样的速度来看,两京铁路兴许用不了七年时间。
  
  “铁路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各地的铁轨、枕木储备如何?”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闻言也作揖道:“臣正要禀报此事。”
  
  “两京铁路已经由铁道兵马司接管,沿边有二百五十二个仓库,已经储备四尺五寸标准的铁轨一万六千吨,枕木七百二十吨。”
  
  “按照估计,每里铺设铁轨约九十吨,当下可以铺设一百七十八里。”
  
  “鉴于许多地方运送铁料困难,臣想询问是否可以与工部协调,对部分地区率先动工,先保证铁轨能运输到部分地区仓库,降低路上运费。”
  
  “如此的话,成本能降下半成左右。”
  
  郭资询问朱高煦,朱高煦闻言合上文册:“如果确实对朝廷有益,那你便与黄福商量看看,总之工期不能耽误。”
  
  “臣领命……”郭资作揖应下,同时双手呈出一份文册。
  
  “这是工部递交户部的东北铁路文册,这本是从北京东至辽河西的第一段,臣经过检阅确认无误,请陛下阅览。”
  
  “交给太子吧。”朱棣对查账不感兴趣,他喜欢赚钱和花钱,但不喜欢过程。
  
  按照朱棣的吩咐,王彦将文册递给了朱高煦。
  
  朱高煦翻阅过后皱了皱眉,这是东北铁路的第一段,全程八百八十里,造价三百二十六万贯。
  
  “过去半年,矿工增加数量多少,产量提高多少?”
  
  修建铁路的钱粮大明朝都有,唯一缺少的就是铁料。
  
  朱高煦已经投入大价钱开始提升钢铁产量,现在过去七个多月,他很想知道情况如何。
  
  “增加三万六千四百人,预估今年能提高一万二千吨。”
  
  “此外,房山的工业区已经开始开始有机械进入,就是工人的工价是否太高了?”
  
  郭资询问朱高煦,朱高煦却反问他:“中学毕业的工人可不好找,每个工人每年五十贯的工价算高吗?”
  
  “不算……”郭资汗颜,年俸五十贯,这都快赶上从八品官员的俸禄了。
  
  朱高煦给官营工人的工价很高,即便是矿工,也是不分地区,包吃包住的同时,每日工价五十文。
  
  除此之外,若是不幸发生矿难,则是抚恤一百贯,待遇极佳,而且招募条件并不高,听话就行。
  
  他这么做,就是要让民营矿场把待遇提高上来,他可不希望大明的工业起步建立在工人血泪上。
  
  他要真这么做,正统年间的矿工起义,兴许就要提前几十年爆发了。
  
  “当下全国隶属官营的工匠有多少,户部这边有记录吗?”
  
  “有!”见朱高煦询问,郭资不假思索道:“茶矿纺织及瓷器、军械等各种工场,分别有七十四万四千余人。”
  
  洪武年间有匠户二十五万,而今翻了三倍还多,但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一个是拼命向外逃,一个是拼命往里挤,才几十年光景,工人反而成为香饽饽了。
  
  “六十五万四千余人都是男丁?”
  
  朱高煦询问,郭资却摇摇头:“也有六万多负责纺织的女工,主要是纺织鸳鸯战袄,串联甲片的工作。”
  
  “新作物推行如何?”朱高煦把目光放到了红薯玉米的推广上,郭资闻言也毕恭毕敬说道:
  
  “按照吩咐,已经对西南及东北等地区推广了红薯、玉米、土豆、花生等作物。”
  
  “不过在江南之地,百姓对这些作物不太感兴趣,只是对新作物中的许多蔬菜种子兴趣较高。”
  
  “倒是在西南山区及东北地区,这些作物推广速度较快。”
  
  郭资解释完,朱高煦也颔首解释道:
  
  “不奇怪,江南与湖广不缺主粮,自然不会在意能不能吃饱。”
  
  “倒是西南山地多,东北空地多,对于这些作物反而容易接受。”
  
  整个明代,全国范围内米价都十分均衡,但人相食的记录却很多,这并不是明代贫穷,而是因为气候原因,明代的农业经济十分脆弱。
  
  明代的灾害爆发次数很高,因此许多农民去年还在大鱼大肉,下一年便有可能因为一场灾害倾家荡产,远走他乡。
  
  这其中朱高煦记忆最深的,就是崇祯年间的《河南杂记》。
  
  在西北闹着饥荒的时候,河南农民还能出入乡里,吃席间送出数十文的份子钱。
  
  结果才过去一年,那些豪掷数十文的农民便因为大旱情饥饿而死,就连记载这本杂记的秀才也差点饿死家中。
  
  地方官府有心赈灾却粮仓无粮无米,农业环境脆弱的让人不忍直视。
  
  对于朱高煦来说,他现在都很不看好大明朝能渡过1620年~1650年的那三十年大关。
  
  毕竟在他记忆中,这三十年是全国性旱灾爆发的时期,全国性的旱灾持续十几年,期间还有海啸、洪涝。
  
  江南之地被海水倒灌,许多土地成为盐碱地,西北之地遭遇旱情,最长九年滴雨不下,仅有泾渭等大河周围还能有点水源,其它地方……
  
  摇摇头,将这些未来的事情甩出后,朱高煦对郭资吩咐道:
  
  “除夕前,将朝廷的钢铁、纺织、新作物推广、煤炭、水泥等各行各业的产量做一个汇总,不需要特别准确,但最少户部要知道这些东西的情况。”
  
  “臣领教令……”郭资作揖应下,随后见朱高煦没有什么想说的,便躬身退出了武英殿。
  
  瞧着他离开,朱棣这才对朱高煦询问道:“你这蒸汽机得藏好,别让旁人寻到。”
  
  “您放心吧。”朱高煦摇头笑道:“蒸汽机也有许多难关,不然我们也不会耗费十六年时间都无法将其应用民间。”
  
  这还真不是朱高煦自吹自擂,即便给其它国家蒸汽机,他们也没办法一比一的仿造出来。
  
  在冶金这一块,中原一直到康熙年间才被西方跟上,直到乾隆年间才被反超。
  
  历史上中原的冶金都能做到如此成绩,更别提经过几次改良并已经使用上近代高炉技术的大明冶金了。
  
  现在的大明不是高炉不够用,而是铁矿开采速度太慢。
  
  铁矿的开采速度之所以那么慢,则是因为火药还没有取得什么阶段性的进步,但这个急不来。
  
  朱高煦只知道无烟火药,但他不知道无烟火药是什么成分,因此火药的事情只能靠太学的太学士自己研究。
  
  当下采矿速度跟不上,朱高煦只能增加矿坑来提高产量,这也是无奈之举。
  
  “行了,你明日收拾收拾,在瞻壑开学前,我们父子爷孙几人去燕山围猎,看看这燕山禁伐十六年,有没有多出什么新的猎物。”
  
  朱棣摆手示意朱高煦回春和殿,朱高煦闻言作揖:“儿臣也要去吗?”
  
  “当然,一个都不能少。”朱棣语气坚决。
  
  见状,朱高煦只能硬着头皮应下,随后走出武英殿,令人准备起了几日后的出巡围猎。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