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永乐十七年 (第2/2页)
“会越来越低。”朱高煦点点头,同时说道:
“不过和夏原吉说的一样,即便再低,可百姓手里没钱,他们依旧买不起。”
“山西与西北的钱荒您应该了解,因此修建西北铁路势在必行。”
“修建铁路可以发给百姓上千万贯,而铁路修通后,百姓贩卖粮食、蔬菜也会方便许多,商人收购粮食蔬菜同理。”
“交通一旦便利,百姓想贫穷都很困难。”
朱高煦还在讨论西北铁路的事情,朱棣闻言点头:
“这事情你决定就做,不过还是得率先保障两京铁路。”
迁都这么久,朱棣也看出了北京的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粮食问题,其次则是交通和政治问题。
迁都北京后,的确利于朝廷控制漠南和东北了,更使得北方终于有了一座人口大都市。
但迁都之后,北京的粮价肉眼可见的增长,迁都前北京粮价约每石四百文,如今却已经涨到四百五十文了。
不仅是北京,就连整个北直隶的粮价都增长了许多,而且北京也与边军争抢起了南粮北运的漕粮。
其次,北京的交通虽然可以,但通往西南的距离太过遥远,控制西南很不方便。
政治上,就连新政派都在迁都之后产生出了南迁的声音,可见对于迁都北京,许多官员依旧不看好。
除去这些问题,从经济和军事来看,迁都北京确实有利于朝廷控制北方,并且对于控制海洋也没有太大的阻碍。
一旦两京铁路通车,粮食和交通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所以对于两京铁路,朱棣甚至比朱高煦还要上心。
“父亲放心,我会准备好的。”
朱高煦作揖应下,朱棣瞧着他作揖,心里也有些说不清的滋味。
接下来的时间,他与朱高煦走遍了整个工业区,听他阐述未来工业区的工厂,以及这些工厂的工业产量。
直到午后,他们才翻身上马,向着宫城踏上归途。
路上,他们能看到成片的耕地,由于正值正旦,这里倒也看不到什么百姓。
不过就耕地来说,耕地间的混凝土水渠,无疑是彰显朝廷对农民的帮扶。
“这天下的人口和耕地都在你我父子手中得到提升,今年过后你好好干,以后我下去了,你爷爷问我事情,我也能挺着腰杆回答。”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显然又是一次对朱高煦的试探。
不过这次朱高煦没有回避,而是点了点头。
见他这模样,朱棣愣了愣,但很快反应过来,用欣慰的眼神看着他。
“稍许回宫,你让礼部诏令海内外诸藩入京朝贡,届时刚刚举行你的即位大典。”
朱棣看出了朱高煦的意思,如释重负的与他交代了起来。
朱高煦闻言点头:“儿臣知道怎么做,请父亲放心。”
“你知道怎么做就行,大明宫那边我和老大去看过了,到今年年末,基本就能完工三分之二。”
“届时我入住其中,有什么时候我就不进皇宫了,召你过去叙叙旧。”
朱棣谈论着他退位以后的事情,朱高煦认真听着,似乎要将所有话都记下。
父子二人骑马缓缓抵达京城西直门,换乘马车前往了武英殿。
路上,朱高煦想到了南京的姚广孝,不由询问道:“父亲不召少师来北京吗?”
“已经召了,大明宫里面,我为这老和尚修了一座寺庙,等他来北京,就让他住那寺庙里。”
朱棣捋捋胡子,脑中想到了姚广孝的面孔,不由露出笑容。
父子对视一眼,尽在不言中。
不多时,他们返回了武英殿。
随着他们的理政,大明朝也在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
进入永乐十七年,各县知县纷纷得到了户部下发的图纸,并选择临近县兵马司衙门的地方开始按照图纸修建。
时间一点点过去,伴随着时间进入二月,朱棣以洪武年间天下寺院皆已归并,近来却有不务祖风的人,仍于偏僻之处私建庵观,僧尼混处,屡犯宪章,于是命礼部榜示天下,使之恪守清规,违者必诛。
同时,礼部也派遣快马传信,分别从大古剌、东海府、哈密府等地派出使臣兵马,前往海外宣告诸国入京朝贡。
这其中,反应最快的无疑是近在咫尺的朝鲜。
从去年开始,朝鲜就加大了对昆仑洲的开发,并将昆仑洲视为练兵的最佳之地。
朝鲜的两班为了昆仑洲的军功和金矿,居然难得放下了党争。
作为国王的李芳远见状,也趁机提出了废除世子李褆,改立忠宁大君李陶为世子。
虽然改立了世子,但世子依然需要大明朝的认可,所以李芳远派遣李陶率领文武官员二十余人,携带二百秀女和三百太监前往大明朝贡。
与此同时,日本、暹罗、占城等国也先后得到消息,先后派出朝贡使团。
除了海外诸国的热闹,二月份最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丁酉科举的会试举行了。
入选的贡生们经过等待,随后在三月初一参加了殿试。
朱棣对这种监考的事情不在意,因此将殿试交给了朱高煦。
面对数百名考生,站在金台上的朱高煦目光扫视一圈。
“啪!”
伴随着锦衣卫的鸣鞭声,数百百官及考生纷纷朝着金台上的朱高煦跪下叩首。
在殿试开始之前,朱高煦将先对学子们进行“策试”。
策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智力、问答题和口才,以确定他们是否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考试。
通过策试的考生将进入下一轮,而其他考生则被淘汰。
扫视了群臣考生后,朱高煦入座,随即开口道:“帝王治天下太平必要良臣辅弼,百姓富足亦需良臣治理,而见……”
朱高煦提出问题,那就是皇帝治理天下太平需要良臣辅弼,百姓富足也需要良臣治理,那么面对如今的局面,良臣到底应该怎么帮助皇帝治理天下才能太平,又怎么做才能让百姓富足安康。
面对这个题目,入座的考生们思绪过后,最终提笔开始答题。
这一时间过得很慢,但所有人都在安静等待。
期间朱高煦还让亦失哈准备了午膳,其内容是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点心一楪,汤二品,饭一分,菜四色,酒五钟。
这样的待遇,让许多考生感受到了朝廷对自己的重视,纷纷小心翼翼的继续回答题目。
两个时辰缓缓过去,放下笔的考生也越来越多。
随着三个时辰的时间结束,所有考生都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见状,亦失哈也带着数十名太监开始收取各考生面前的卷子。
期间,亦失哈亲自下场收卷,在路过一名学子身旁的时候,他还特意瞥了一眼。
被瞥了一眼,坐在位置上的江淮不免感受到了几分压力。
任谁也想不到,一个农奴之子也能通过乡试、殿试,来到了这大明朝权力中心的地方参与殿试。
除了他,殿内还有一个比他更为传奇的人,那就是吕宋府的陆愈。
“散朝……”
随着鸿胪寺卿唱礼,群臣与考生们也纷纷作揖退出奉天殿。
一些考生如释重负的离开了宫城,还有的考生则是恋恋不舍。
能走到殿试这一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已经没有了遗憾。
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殿试出成绩即可。
与此同时,此次殿试的受卷官夏原吉、黄福二人汇总了所有试卷,经过整理后送至弥封官郭资处进行弥封。
与乡试、会试不同,殿试的试卷无需誊录,由掌卷官直接转送至东阁读卷官处阅卷。
读卷官根据规定将试卷分为一、二、三等,优秀试卷供皇帝鉴定,确定排名。
正因不用誊录,所以考生们的书面会毫无保留的被官员及皇帝看到,不过能走到这一步的考生,虽说算不得当代书法大家,却也略有小成,不用为书面烦恼。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学子们十分忐忑,而朱高煦则是成为了一个毫无感情的阅卷机器。
三百多名考生中,除了少部分就读了中学,其它大部分都只是读了小学。
因此,他们对治理民生的办法,还是比较偏向于经史典籍之中的那些办法。
虽说天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一直在不断重演,但对于朱高煦来说,他需要新的思想和办法,而不是墨守成规。
正因如此,在三百余份试卷中,朱高煦经过翻阅,最终确定了他们的排名……
《明太宗实录》:“十七年正旦,上召太子往房山去,敕礼部召海内诸藩入京朝贡,与六部议退位。”
《渤海纪事本末》:“十七年正旦,帝与上莅房山,巡工业区而归,路途中,帝曰:“朕不豫且老,大位当汝,若拒则逆父言。”,上闻,遂只能受。”
《祝氏野记》:“永乐间,闻帝与太子不和,太子效唐宗使帝退居大明宫,遂继位。”
《永乐遗事》:“太子性狡黠,帝常不喜,然太子拥兵重,帝不得已使帝位予太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