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靖难攻略 > 第494章 枕戈待旦

第494章 枕戈待旦

  第494章 枕戈待旦 (第2/2页)
  
  不知带着何种情绪,他将仓库的门关闭并上锁。
  
  与此同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大明朝也在热火朝天的大基建中完成了四川铁路和滇越铁路的建设。
  
  八百里的四川铁路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宣告通车,这代表整个成都平原与长江的联通。
  
  这段路在以往对于行商们来说,起码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走完,而今只需要一天半就足够。
  
  成都八百里平原的粮食将会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的送抵长江,曾经路上损耗的粮食都将会运送到江南百姓的饭桌上。
  
  与此同时,江南的粮食也将通过两京铁路送往北京,并最后通过西北铁路送往山西、陕西和河套平原。
  
  与之相比,南边不过五百多里的滇越铁路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由于技术问题,这段铁路只修建到了云南境内的梨花马驿,即便距离最近的府治临安府建水县也有上百里路程。
  
  不过这一百里路程对于现在的大明朝来说,简直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但不管怎么说,两段铁路的完工还是让户部松了一口气。
  
  “西北铁路的北段已经修抵宁夏境内,预计还有六年才能通车哈密。”
  
  “西北铁路南段的张凤铁路,如今修抵平阳府闻喜县,山西段还有八个月能完工,陕西段约两年。”
  
  “东北铁路耽搁了一阵子,估计还有三个月才能修抵松原。”
  
  “北边的漠北铁路,大概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修通,比预期要快几个月。”
  
  “中原的中原铁路,如今已经修抵开封,大约还有一年能修抵济宁。”
  
  “开汉铁路和湖广铁路,分别从开封修抵襄阳,武昌修抵岳阳,预计分别需要两年和六年时间才能竣工。”
  
  武英殿内,工部尚书黄福汇报着眼下修建铁路的一切,不等朱高煦喘口气,他就继续道:
  
  “修建只是开始,其实维护才是大头,算上两京、滇越、京津、四川等铁路,十一条铁路每年维护就不少于三百万贯。”
  
  黄福说完了,便向后退了一步。
  
  朱高煦见他如此,也只能开口道:“也就是说,三个月后差不多东北铁路就能通车,半年以后漠北铁路就能通车是吧?”
  
  “回陛下,是如此!”黄福作揖应下,同时补充道:
  
  “明年东北、漠北、中原铁路完工,届时还有四条铁路在继续修建。”
  
  “大约在洪熙十三年,现有所有铁路都能通车运行,但届时每年的维护费用就高达三百万贯,这还不算铁道兵马司的军饷。”
  
  “如果算上,那维护费用大概在每年五百万贯左右。”
  
  “至于这些铁路的情况,当下除了两京铁路盈利以外,其它铁路都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
  
  因为票价定的比较高,所以这些铁路不太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最差也是收支平衡。
  
  如此可见,在限制人口流通的情况下,铁路主要还是靠货运赚钱。
  
  朱高煦不可能放开人口流通,要是他敢放开人口流通,那西南之地那些被强行迁徙过去的人口肯定会一窝蜂涌回江南。
  
  即便他们最后会被江南的阶级固化而赶回西南,但这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
  
  江南的资本苗头已经很明显了,他们在昆仑洲拥有上万人的武装力量,以及二十余万的采矿奴隶。
  
  当然,他们的这点力量也不过就是朱高煦抬手之间即可覆灭的存在罢了,他真正担心的还是官商勾结。
  
  因此,他一直让刘勉和胡纶监视着江南方向的官员,但凡有不对的苗头,他会立马把这群人连根拔起。
  
  “事情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朱高煦示意黄福离开,黄福也没有逗留,作揖行礼后便离开了这里。
  
  在他走后,朱高煦这才对身旁的亦失哈吩咐道:“叫郭资和夏原吉过来。”
  
  “是……”亦失哈应下并走出殿内,不多时就带着夏原吉和郭资走入殿内。
  
  二人在朱高煦赐座后坐下,紧接着便被告知了召他们前来的来意。
  
  “漠北的铁路和东北的铁路在明年七月左右就能修通,而漠北的阿力台勾结了把秃孛罗、太平、马哈木准备对朝廷下手。”
  
  “我的意思是先下手为强,集结山西、陕西、大宁、渤海、辽东和燕然的所有骑兵,一战定乾坤!”
  
  朱高煦告知了夏原吉与郭资自己的意思,二人闻言也十分震动。
  
  经过朱棣四次北征,他们本以为漠北已经消停了,但现在看来这群狼崽子始终还是养不熟。
  
  “殿下,若是如此,那此次出动的骑兵数量恐怕……”
  
  夏原吉还在沉吟,朱高煦却直接给出答案:“十万骑兵。”
  
  没错,经过永乐、洪熙合计二十四年的积累和马政改革,大明朝如今的骑兵数量已经十分恐怖,全国骑兵数量达到十六万,而朱高煦提及的这些地方便有十万骑兵。
  
  阿力台和马哈木不就是以为自己有了十万骑兵所以才和大明叫板吗?
  
  既然如此,那大明也从海喇儿拉出十万骑兵,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凿穿漠北。
  
  “出动如此多的骑兵,所需民夫和挽马都不在少数。”
  
  “臣以为,漠北广袤,若是战况陷入焦灼,那以朝廷的财政情况,恐怕并不能负担此次远征后续的补给……”
  
  夏原吉皱眉建议,朱高煦闻言皱眉看向郭资,郭资也是眼神躲闪,显然都不太希望打这一仗。
  
  尽管有了东北铁路和漠北铁路,江南的物资可以运送到漠北地区,但运送到海喇儿只是开始,明军要出击,自然是从海喇儿向西征讨。
  
  漠北从东向西三千余里,十万骑兵一人三马的情况下,每个月最少消耗二石豆、二斗军粮。
  
  如果是七月出征,打到十月结束那还算好,一旦超过十月,那补给难度就立马加大了。
  
  运送六石豆和六斗军粮前往三千里外,那最少需要两名辅兵,四匹挽马拉拽十石豆,两石军粮才足够。
  
  也就是说打三个月时间,需要二十万石军粮,一百万石豆料。
  
  二十万石军粮也就是二百万石稻米,除此之外还有醋布、盐晶、干菜等等物资。
  
  这三个月打下来,起码要出动二十万民夫,四十万挽马,以及一百八十万贯的后勤补给费用。
  
  每拖一个月,就是六十万贯。
  
  如今大明才刚刚偿还百姓的二千万贯建设国债和利息,除去明年的开支,国库之中积存不足七百万。
  
  关键是朝廷两年后还需要支付七百多万贯的国债加利息,加上两年后的开支,夏原吉和郭资现在几乎把头发都愁白了。
  
  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居然还要去打仗,而且最起码一百八十万贯起步。
  
  如果算上挽马和军马将士的死伤和抚恤,那三百万贯岂不也不是说笑的。
  
  夏原吉和郭资都看出了朱高煦想要毕其功为一役,但大明朝的财政显然不允许……
  
  “算上东洲和北洲的金银也不够吗?”
  
  朱高煦询问夏原吉和郭资,夏原吉和郭资闻言摇头。
  
  “陛下,臣请陛下收回圣意。”
  
  夏原吉作揖行礼,脸上表情肃重,就差没给朱高煦跪下了。
  
  “此战若是不打,日后始终还是要打的。”
  
  “趁这个机会打,给大明朝打出一代人的太平,这是值得的。”
  
  “可是陛下,国库……”夏原吉跪在了地上,这一幕与历史上他跪朱棣,不让朱棣第五次北征一样。
  
  只是朱高煦不是朱棣,洪熙也并非永乐。
  
  “如果这一战结束没能解决问题,亦或者战后朝廷财政出现问题,那朕准许动用金库!”
  
  朱高煦一开口,夏原吉便无话可说了。
  
  金库,这是朱高煦从洪武三十三年就开始积攒黄金的仓库。
  
  此前二十五年都未动过这个仓库,而这个仓库每年也能入库二三十万两黄金。
  
  当下这个仓库之中的黄金别说全部拿出,就是拿出三分之一都能解决大明朝当下的问题。
  
  有了朱高煦的这个承诺,夏原吉便也不再执拗的抗拒北征,而是开始与郭资盘算了起来。
  
  如果明年七月就要北征,那必须从现在就得在各个仓库积攒物资,等待来年四月东北铁路和漠北铁路的积雪融化后动兵。
  
  至于漠北铁路和东北铁路的建设却并不会因此而耽搁,因为这些铁路的建设流程都是夏秋季挖路,铺设路基,冬季要做的就是铺设枕木和铁轨罢了。
  
  东北冬季动工难的难点主要就是水和土地坚硬,但这些问题被工部在夏季解决,冬季只要铺设好铁轨,那等夏季检查加固一遍就足够。
  
  说到底,还是因为大明的火车满载速度并不快,所以对于铁路的要求也不如后世高。
  
  如果用后世的标准来衡量当下,那当下的许多铁路无疑都是不合格工程。
  
  “敢问陛下,这次出征是哪位将军领兵出征?”
  
  夏原吉突然开口询问,朱高煦闻言略微尴尬:“这件事你们六部就不用管了。”
  
  “是太上皇吗?”夏原吉难得质问朱高煦,朱高煦本想掩饰,但夏原吉却突然下跪道:
  
  “陛下,太上皇年事已高,请您不要再折腾他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