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靖难攻略 > 第532章 耕耘海外

第532章 耕耘海外

  第532章 耕耘海外 (第2/2页)
  
  在这里经过短暂休整,他们继续向西南沿着岛链向西航行,如此一个月后便能抵达吕宋港。
  
  至于前往北京,则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正常一支舰队从东洲跨越大明洋返回北京,需要整整四个月的时间。
  
  如果遭遇了暴风,甚至有可能需要五个月乃至六个月时间。
  
  正因如此,每次大宝船舰队抵达天津港,无疑都能吸引到大明百姓的围观。
  
  一些胆子大的少年人会询问兵卒们东洲的一切,而兵卒们因为返乡而高兴,所以会与少年人们聊着东洲和北洲的趣事。
  
  在他们闲聊中,奏疏与一箱箱黄金、白银、铜锭被送上连接港口的轨道火车。
  
  在“呜呜”的汽笛声中,它们被送往了北京东站,而一同被送去的还有杨朔的那本奏疏。
  
  “今岁东洲的大宝船舰队送来黄金二十三万四千六百三十二两,白银五百五十九万二千四百两,铜锭六百六十五万四千余斤,黄金现已存入金库,而白银与铜锭可铸钱约八百万贯。”
  
  “这账目,显然与此前几年核对不上……”
  
  武英殿内,朱高煦坐在金台上闭目养神,身前站着朱瞻壑与亦失哈。
  
  台下六部尚书与六军都督府、殿阁大学士、都察院等二十余位官员。
  
  杨荣开口提及东洲的账目,而他想说的众人都清楚,无非就是金银铜矿输京数量一下子多了那么多,是不是代表此前的东洲宣慰司官员一直在贪墨。
  
  “这份是东洲宣慰使杨朔的奏疏,杨朔提及了官吏贪墨矿工工钱,故此引发暴动的事情。”
  
  “矿区的官吏,可都是吏部派遣过去的,而军吏管理矿区的时候,从未出现过问题,这是否说明东洲还是需要以军管为主?”
  
  尽管不愿意入阁,但既然入了阁,就得干好该干的事情。
  
  陈昶拿着杨朔的奏疏提及这次矿区暴动的事情,杨荣却灵活道:
  
  “肇州侯的意思是,夏尚书有问题吗?”
  
  杨荣在明知故问,杨朔的奏疏在视朝前众人都阅览过了,而奏疏中明确提及了那名矿区主事的名字。
  
  矿坑只需要吏员,唯有管理矿区才需要官员,整个东洲宣慰司被派遣过去的官员也不过几十人,而这个主事是在当初颜李案过后被拔擢派遣的。
  
  以他的籍贯和举荐他的人来看,可不正是江南的守旧派吗?
  
  “我并未说与夏尚书有关,只是某些人举荐的人有问题罢了。”
  
  陈昶隆声回应,不待杨荣答话,杨溥便开口道:
  
  “举荐此人的官员确实有失察的罪责,不过这名主事在过去几年也确实勤勤恳恳,此事会不会有猫腻?”
  
  “须知东洲宣慰司远离庙堂数万里,倘若将官员全部赶走,那便真成了都督府的一言堂了。”
  
  “我并未要赶走所有官员!”陈昶连忙打断,并对朱高煦作揖道:
  
  “陛下,臣的意思是,对宣慰司官员的任期可以从五年缩短为三年,与海外驻军一样。”
  
  “哼!”闻言杨荣连忙开口道:“不对吧肇州侯,这种事情,不应该让都察院调查吗?”
  
  杨荣对朱高煦作揖,同时目光一直看着陈昶:
  
  “陛下,臣以为,也是该对海外宣慰司进行京察了!”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纷纷皱眉。
  
  海外宣慰司是个什么情况,能在这里站着的,又有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真的对海外宣慰司进行京察,都督府恐怕有许多人都要被入狱论罪,流配起步。
  
  当然,海外那数百名官员也会因此遭罪,但用数百正八品、正九品的官员换都督府的那些大人物,显然是笔划算的买卖。
  
  杨荣并不准备真的对海外宣慰司动手,他只是想提醒陈昶,大家屁股都不干净,别把自己搞得和圣人一样。
  
  面对他的提议,陈昶这个武官出身的人还是被怼的说不话来,而朱瞻壑见状也主动开口道:
  
  “杨学士此言过分了,东洲宣慰司如此,不代表各地都如此。”
  
  话音落下,朱瞻壑转过身对朱高煦作揖行礼道:“陛下,儿臣以为可以在各地宣慰司设置府、县官员,同时派驻巡查御史来监察海外。”
  
  朱瞻壑想把海外正规化,并从军政都分别实控,不过这么一来,朝廷的海外开支就加大了。
  
  府县设立最困难的不是官员的俸禄,而是府县有自己的兵马司。
  
  按照海外的情况,一旦海外府县设立,那起码需要两万的兵马司驻守城池。
  
  即便兵马司俸禄低于军队,但起码也得要有三十贯才行,如此一来就是六十万的开支。
  
  如果再加上后勤补给,那恐怕不会低于百万贯。
  
  当下大明在海外每年岁入除去黄金,基本都在八百万贯,而海外支出则是在二百万贯左右。
  
  现在再加一百万贯支出,那无疑会让朝廷财政积存减少。
  
  这种提议,也就是朱瞻壑才敢提出来,换做旁人是绝对不会的。
  
  现在大明在不断进行基建,每年投入在千万贯左右。
  
  如果朝廷少了一百万贯岁入,谁知道地方会不会少一百万贯投资。
  
  “此言倒是不错,海外也该设立府县了……”
  
  朱高煦忽然开口,而且意思居然偏向朱瞻壑,这就让群臣有些坐不住了。
  
  “陛下,设立府县就得设立兵马司,如此一来朝廷岁入减少,得不偿失。”
  
  杨荣主动站出来反对,而陈昶却作揖同意道:“陛下,臣以为可行!”
  
  陈昶是军队的人,地方投资一百万贯也进不了他们的腰包,他自然不用反对。
  
  “陛下,臣附议……”
  
  王骥、陆愈、江淮三人先后站出来作揖附议,如此一来内阁就有四个人赞成这项提议了,即便薛瑄加入杨荣等人,他们也只有三人罢了。
  
  “陛下,臣等同意!”
  
  六军都督府的位置上,杨展主动开口附议,朱能见状也跟着作揖,其余四名都督见状有些摇摆不定,但还是起身作揖表示附议。
  
  一时间,支持朱瞻壑的达到了十人,而六部之中的新任兵部尚书赵羾也作揖表示附议。
  
  接下来,工部尚书黄福、吏部尚书夏原吉都表示附议。
  
  如此一来,局势明显,杨士奇还没来得及表现便已经结束。
  
  “既然如此,那便拟旨从即日起海外各地宣慰司设立府县及兵马司。”
  
  “此外,南洋都司早已设置府县,而今汉口也达到一百四十余万,朕决意设南洋三司治理南洋。”
  
  朱高煦话语结束,大明朝便从两京一十七三司,变为两京一十八三司了。
  
  当下除了漠北、乌斯藏、朵甘、大宁等都司还未设置按察使司和布政使司外,其余地方都已经设置了三司。
  
  这四个地方若是要设置三司,最快的恐怕是大宁,毕竟大宁当下人口随着东北铁路完工,以及漠北胡患结束而骤增。
  
  尤其是在颜李案结束,数十万人遭遇发配后,大宁人口更是更进一步的来到了八十万的门槛。
  
  细细想来,顶多再过五六年恐怕就会设立三司了。
  
  “陛下,近来满者伯夷与我朝海军在满者伯夷海域发生了不少冲突。”
  
  “满者伯夷不满朝廷在东山等地设置千户所,更是对朝廷独占南洲而不满。”
  
  身为越国公兼海军都督的杨展主动开口,可见这件事情份量轻重。
  
  对于满者伯夷,朝中早就有出兵将其覆灭的言论,主要原因还是对方是南洋诸国中唯一不接受汉化和儒学的国家,并且还挡在了旧港前往南洲的航道上。
  
  此外,满者伯夷还拥有爪哇那么肥沃的土地,万一日后起了野心,其随时可以中断南洋前往南洲的航道。
  
  这些诸多问题叠加,庙堂之上对满者伯夷的存在自然也就不满了。
  
  更何况对于南洋诸国来说,在大明未深入南洋以前,满者伯夷毫无疑问是南洋霸主,许多国家都遭其入侵。
  
  当下的满剌加国的前身三佛齐,便是遭到满者伯夷入侵而覆灭,不得已逃到马来半岛上延续国祚。
  
  如果大明要对满者伯夷用兵,估计满剌加第一个举双手同意,甚至会派遣军队跟随报仇。
  
  此外,满者伯夷对勃泥、苏禄、苏门答腊等国也态度强硬,如果不是大明介入南洋,恐怕他早就把四周打了一个遍了。
  
  杨展突然开口,就是希望朱高煦能同意海军对满者伯夷用兵。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朱高煦的态度还是偏向保守。
  
  “礼部遣使调查事情,若是满者伯夷有过错则叱责,倘若满者伯夷屡教不改,那天朝也不介意教教它什么是王化。”
  
  先礼后兵,让南洋诸国看到大明的态度,这是朱高煦所要的过程。
  
  不然贸然出兵覆灭满者伯夷,只会让南洋诸国生出恐惧抗拒之心。
  
  “臣领旨……”
  
  杨士奇作揖行礼,将此事应下,而朱高煦见状也开口道:
  
  “上次的建设国债已经偿还完毕,故此朕想继续发行一笔建设国债,尔等以为如何……”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