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靖难攻略 > 第573章 永乐无憾

第573章 永乐无憾

  第573章 永乐无憾 (第1/2页)
  
  “咳咳……”
  
  十一月中旬,随着气候愈发寒冷,朱高煦最终宣布了撤军。
  
  除了留下驻守养夷城的两千马步兵外,其余兵马尽数向着伊犁撤回。
  
  不知道是不是太过寒冷,亦或者是完成了目的而松懈导致身体虚弱,朱棣与朱高煦这对父子都在返程路上染上了风寒。
  
  马车内,朱高煦与朱棣面对面的坐着,手里各自拿着一本书。
  
  不同的是,朱高煦是拿着书在书写,而朱棣看的则是朱高煦写给儿孙的书。
  
  朱高煦所写的书有五本,如今已经写完了两本,朱棣拿着的就是其中一本,而朱高煦正在写第三本。
  
  这些书没有名字,但内里内容却十分丰富。
  
  从科技到意识形态,思想浪潮,再到世界格局的几种延伸……
  
  明明只是一本书,却似乎在实打实描写未来数百年后的事情。
  
  尽管已经生病,但朱棣却依旧看得忘乎所以。
  
  朱高煦也是一样,明明已经生病,却依旧在咳嗽着书写内容。
  
  书本上的一句话,他需要思考一字时乃至一刻钟才会动笔,十分慎重。
  
  马车外,长长的队伍沿着天山向东前进,如果打开车窗向天山看去,那景色令人震撼。
  
  尽管山下还没有下雪,可天山的山脉顶部却已经出现了皑皑白雪。
  
  朱高煦时不时会向窗外看去,又时不时回头动笔。
  
  朱棣则是全身心投入书本中,感受着他所能看到的“未来”。
  
  俩父子除了用膳的时候能说些事情,其它时间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们抵达了碎叶城,曾经的托克摩克。
  
  它们的变化并不大,因为没有铁路连接,内地和东北的物资无法运输来到这里,自然不可能将源源不断的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运抵此处,将此处做出最快改变。
  
  不过他们虽然没有立即改变当地的环境,可随着越来越多汉人的抵达,当地的环境终究会被改善。
  
  没有停留太久,他们在留下三千兵马后,便继续向着河中城前进。
  
  腊月初九,队伍越过了河中城,并没有前往伊犁河谷,而是向着北边的阴山城前进。
  
  腊月二十日,他们抵达了阴山城(海岬力)的范围,也见到了夷播海(巴尔喀什湖)。
  
  由于两人风寒还没好,故此没有下车,只是坐在马车上,通过玻璃来欣赏那壮阔的夷播海。
  
  “这是我们的了……”
  
  朱高煦看着夷播海,忍不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朱棣只当他是感叹,但只有朱高煦自己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难得。
  
  赛里木湖、巴尔喀什湖、伊克赛湖……
  
  这三个湖泊,后世只留下了一个,而今自己将它们都收了回来。
  
  “咳咳……”
  
  他咳嗽了几声,随后方才下令道:“湖边风太大,继续走吧,去阴山城休息。”
  
  “是。”马车上的胡季点头应下,随后小心打开车窗,将消息告诉了带兵的将领。
  
  朱能被留在了伊犁河谷,朱高煦委任他为安西大将军,赏矿山三座,节制西域三个都司,等开春再离开。
  
  陈懋被拔擢为安西都指挥使,拔爵为宁阳侯。
  
  朱勇为北庭都指挥使,赏铜山一座。
  
  毛忠被封伏羌伯,任河中都指挥使。
  
  除此之外,许多立功的兵将也纷纷得到拔擢,其中还有不少朱高煦熟悉的人。
  
  孙镗、杨洪、刘玉、石亨等四人都算是他耳熟能详的正统年间名将,尽管杨洪在土木堡的举动值得诟病,但朱高煦也并没有苛待他,都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封赏。
  
  为了历练他们,朱高煦也将它们放到了北庭、河中这两个容易爆发战事的都司任职。
  
  有这群人在,再加上自己主抓大方向,西域的选将还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战线前移,所以朱高煦调甘肃的三個卫前来河中戍边,调漠北和山西、北平各一个卫前往北庭戍边。
  
  除此之外,还需要新募三个卫驻守安西。
  
  三个都司加起来,合计是九卫五万余四百人。
  
  看上去并不多,但这已经是大明现如今能在西域常备的最大兵力了。
  
  就这还是因为火车直通西州,不然连三万人都费劲。
  
  思绪间,马车抵达了阴山城。
  
  这座矗立在夷播海东部的城池周长不过六里,城高不过二丈,夯土夯实,内有百姓一万多人,四周还有游牧的两万多牧户。
  
  阴山城内依旧保持着东察合台汗国遗留的风格和建筑,这些东西日后都要推平重建。
  
  但就眼下而言,在铁路未修建好前,只能放任他们野蛮生长。
  
  “陛下,户部加急送来了奏疏。”
  
  走下马车,朱高煦刚刚进入了曾经海岬力总督府内,便得到了刘勉送来的加急奏疏。
  
  他边走边看,好在这个所谓总督府并不大,片刻后就走到了有类似壁炉的屋子内。
  
  朱高煦坐到了主位,朱棣坐在他的身旁,手里依旧拿着朱高煦所写的书翻阅。
  
  朱高煦皱眉打开户部的奏疏,内里内容与朱高煦预想的差不多,但正因如此,他的眉头反而皱得更深了。
  
  “怎么了?”
  
  朱棣察觉到了朱高煦的态度,朱高煦则是叹气合上奏疏道:
  
  “百姓们的日子变好了,但也不愿意折腾了。”
  
  “朝廷招抚百姓迁徙三个多月过去,只招抚到三千多户,不到两万人,而且路上又有许多百姓返回不去,最终送抵西州的只有不到一千七千人。”
  
  “按照这个速度,恐怕要一百年才能做到彻底掌控西域……”
  
  朱高煦可没有一百年的时间等待,朱棣也知道,所以他合上书问道:“你想怎么做?”
  
  面对朱棣的询问,朱高煦没有片刻的犹豫,直接开口道:
  
  “江西今年遭了长江水患,几个县百姓需要安置。”
  
  “既然如此,便将这几个县的百姓迁徙西域吧。”
  
  “几个县?”朱棣略皱眉头,朱高煦颔首道:“三个县,大约二十余万百姓。”
  
  “另外,今年两京、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粮食突然丰产,明年恐怕会发生旱情。”
  
  “倘若真的发生旱情,凡受灾百姓,也尽数迁徙西域。”
  
  朱高煦记得宣德年间爆发过一场规模不小的旱灾,但他不确定是哪一年。
  
  只是按照时间来算,现在差不多是宣德八年。
  
  今年已经快过去了,所以不是明年就是后年爆发旱情,早做准备也是好的。
  
  趁着这个机会,刚好可以将这些地方的百姓迁徙到西域安家。
  
  这般想着,朱高煦让胡季准备了朱笔,很快便写下了批复。
  
  “咳咳……”
  
  这时朱棣咳嗽了几声,朱高煦见状对胡季道:“宣御医王完者前来诊脉。”
  
  “是!”胡季作揖并接过奏疏退下。
  
  不多时,王完者便前来替朱高煦和朱棣诊脉。
  
  “陛下的风邪倒是被驱散许多,不过太上皇的风邪……”
  
  王完者沉吟片刻,朱棣却开口道:“不用遮遮掩掩,我活到这个年纪还有什么承受不住的?”
  
  朱棣现在看上去还很有中气,但王完者闻言却对朱高煦道:“陛下,大军还是在此地休息两个月为妙。”
  
  “好!”朱高煦听后,不假思索的便答应了下来。
  
  在他答应过后,王完者才对朱棣继续说道:“太上皇,事情倒也没有那么糟糕,只要避过寒冬就行。”
  
  “好。”朱棣点了点头,随后便沉默了下来。
  
  “你先下去吧。”朱高煦示意王完者下去,随后与朱棣笑道:“父亲这些日子看书,有没有看出什么想法?”
  
  他试图与朱棣聊天来缓解气氛,朱棣闻言却叹气道:“你这书写的面面俱到,我还能有什么想法呢。”
  
  朱棣拿着那本书,目光有些浑浊。
  
  “我觉得你说的两点很重要,第一点是分配问题,第二点就是警惕官僚结党问题。”
  
  由于朱高煦是以类似纪年为主干,其余为分支来书写,一本书也基本代表了大明未来五十年的进程,所以读起来并不会那么快。
  
  朱棣看了一个多月,也才看完了第一本,刚刚开始从第二本开始看。
  
  第一本书是以洪熙十五年开始,如果按照西历来算,那就是1432年开始,1482年为第一本书的结束。
  
  这五十年时间里,首先北方要经过工业投资而从重农转变为工农均衡。
  
  在1482年的时候,大明朝的人口必须达到两亿,财政收入必须达到一亿五千万贯,耕地开垦不得低于十亿亩。
  
  如果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线,北方财政贡献需要占比全部财政的40%左右,农业产出需要占到35%的产出。
  
  由于人口过于集中,江南会在五十年左右率先出现贫富、阶级等矛盾,这是当时在位皇帝可以实验并解决的一个矛盾,因为在大明广袤的土地上,还有着大量的资源可以缓解这种矛盾。
  
  只要把分配解决,江南的矛盾就不是矛盾。
  
  之所以说可以在江南实验解决矛盾,则是以此来试探民意,看看江南百姓的想法到底如何。
  
  晚明由于江南人口过于集中,加上地主对奴仆压榨过甚,所以爆发了奴变。
  
  这种背景下,晚明才会出现那么多思想家,甚至出现均天下、反专制、对君权批判等思想。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这一过程会加快出现,很大可能会在五十年后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