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让进程加速 (第2/2页)
还包括特殊环境服役数据和物理化学特性,例如耐冲蚀性能,密度,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等。
这些许用数据是通过正确的测试方法,从多批次的测量中获得,还要给一个置信区间。
有了这些数据,好多材料都不用加入进来试验,直接看看许用数据库参数就可以排除掉,所以需要实验的材料应该是有限的才对。
负责人掏出手机操作了一下,找到那个机密级别的官方授权的许用数据库指给江凡看道:“咱们国家是有这样的材料数据库,但不全面。
而且一些数据由于测试时间短、测试手段不正确,或者测试样本量不够,其实是不准确的。
所以为了保证实验准确性,我们依然需要对很多含糊不清的材料进行二次测试。
况且测试本来就需要检测其较长期时间内的表现,同样会耽误不少时间。”
这一点是江凡没想到的,配方和技术上没难住自己,没想到竟然因为一个基础数据库的不完善而导致进度大幅度拖延。
果然很多时候科研并非全是高大上的东西,一些细节的积累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这还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些问题,之前的数控机床包括锂电池这些,也存在要对具体组件包括整机进行长时间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而这也是我们很多领域落后于别人却追赶艰难的原因,因为有些基础性的测试工作所要花费的巨量时间无法避免。
举个例子,飞机发动机领域我们落后别人30年,这其中的研发工作大部分都是用在测试环节。
一个发动机寿命需要达到上万小时,也就是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为了安全和确保万无一失,你就只有让它在那边不停止地24小时运转一年时间来进行测试,否则不这样完整测试,谁敢去坐?
而如果到了9个月时出问题了,那就调整方案,再从零开始运转一年半。
所以为什么差了30年,95%以上都是用于测试的时间。
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再适度地增加一些饱和测试的手段,30年的时间完全可以压缩到3年,甚至一年。
所以测试手段的匮乏才是制约很多领域长期难以突破的关键。
包括负责人提到的材料涉及许用数据库,海量的材料都需要长时间的测试才能够给出它相对准确全面的数据。
如果有法子可以缩短这个过程,能够快速地把这个基础材料库完善起来,对于华夏整个的材料行业都将是一次飞跃性质的提升,很多的科研成果将会如雨后春笋般井喷出来。
可要怎么做到呢?
江凡觉得这还得找青年人,看看未来的科技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决定后,他结束了和面前负责人的讨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召唤出手环,进入交易空间后,呼叫出了青年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