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要致富,先修路 (第1/2页)
要致富,先修路
商业的发展,贸易的繁荣必然导致的就是都市和交通的繁荣和发展。商业发展以后,都市开始逐步演变为商业的集散地点,而由于货物的往来运输,交通的发展也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了。
我国从夏、商之时就出现了城市和都邑,那时的城市和现在的非常不同。那时的城市是王公们勒索贡赋的城堡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不仅非常小,而且,城中的居民也还要从事一些农业生产,它和乡村并没有很大区别。后来到了春秋时代,等级制度开始变得更为严格,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由于对城市大小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因此,城市不可能有很多人,自然也不会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就像战国名将赵奢所说的那样,城虽然大,城墙也没有超过三百丈的;人虽然多,也没有超过三千家的。后来随着等级制度的瓦解,城市也开始起了变化。
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城邑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逐步瓦解,一般城邑的大小甚至都超过了从前的国都。“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这在从前可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场景。城市的迅速发展也造就了一些有名的城市,例如,赵国的邯郸,魏国的温、轵,韩国的荥阳,齐国的临淄,楚国的宛丘,等等,这些城市有些虽然不是国都,但非常繁华。
《战国策·齐策》中有一段描写齐国都城邯郸的话:“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说的是在临淄的道路上,车轮与车轮互相撞击,人与人的肩膀甚至可以互相摩擦,把人的衣服连起来可以做成帘子,每个人都举起袖子就能够形成大幕,每个人擦一把汗就可以挥洒成雨,人人家里家底丰厚富裕,志气极为高昂。这是苏秦在说服齐宣王时所说的话,难免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临淄城的繁华。从目前考古的发现来看,临淄城的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华里,城内街道宽广平坦,虽跟现在的城市没法相比,但在当时也算是十分繁华了。考古学家在临淄城里还发现了冶铁、炼铜、铸币等各种手工业的作坊,可见那时的商业和手工业都已经非常发达了。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大城市的街上已经是店铺林立了,卖酒的,卖四方土特产的,卖手工业品的……人们的生活非常方便而且井然有序。
在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发展的同时,交通作为联系各城市的纽带也开始快速发展起来。刀币是齐国的通用货币,考古学家们在齐国东边的今山东海阳、平度、日照等地发现了许多齐刀币。据此不难推断出,这一带可能是当时齐国东部的一个海上交通贸易重地。齐国的很多商品都通过这里流往东南的吴、越地区,而吴、越地区的很多商品也从这里流入齐国。在齐国,像这样的商业贸易网点还有很多,像西部以现在山东的济南、历城等城市构成的与中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的集散点,北部以牟平为中心与燕国的西南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的集散点,等等。
商业的发展,对很多交通要道的经济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交通枢纽也往往是贸易的中心。燕国的辽西郡是中原各诸侯国通往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的必经之路。在这一地区出土的古钱币不仅包括燕国的“明刀”,甚至还有铭文为“安阳”和“平阳”的布币。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三晋的商人就曾经经过这里。
从很多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战国时代,中原地区的人民已经对西北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有了一定了解。当时的书中已经有了对昆仑山、火焰山、罗布淖尔、孔雀河等地的描述。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甚至已经有了关于吐鲁番火焰山的记录,“有燃火之山,投物辄燃”。那时中原地区的丝绸、金银器、漆器等一路向西,被运往新疆和中亚地区,大西北的很多商品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地区。这些贸易上的往来,当然是与交通的发展分不开的。由这种交流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由中原经大西北到达中亚地区的交通贸易非常活跃。在这种贸易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交流,由于秦国地处西部,所以与西北及中亚地区的联系较其他国家更为密切,这应该也是古代的时候,西北人民经常把内地的人称为“秦人”的原因。
秦人在北方与西北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而楚国人则在南部同南亚的人进行着贸易上的往来。楚国是当时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它与南亚一些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韩国由于地理上的优势,是南北往来的必经之路。韩国的商业、交通都十分发达,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贸易网点。一些地方由于地处交通枢纽,所以经济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例如当时的宜阳,就是可以与赵国、楚国等进行联系、进行商业贸易的交通要道,当时的宜阳非常繁华。
从对各国的交通所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战国时代交通其实已经比较发达,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贸易网。由于贸易上的往来,人们成功打破了以前闭塞不通的僵死局面,商品得到交流,人民也得到了沟通,达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崭新交流局势。这对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