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穿在1977 > 第588章 到货

第588章 到货

  第588章 到货 (第1/2页)
  
  一堂课,好似一颗小石子丢入水中,泛起阵阵涟漪,搅动了半个文学圈子。
  
  之所以说圈子,是因为被搅动的基本上都是读者,真正的文坛作者们,对陈凡的来历底细都已经有所了解,还知道他在巴老、茅老、光未然、陈荒煤几位先生面前过了眼,那本事自然毋庸置疑。
  
  此时听来,也只是会心一笑、感觉不出所料罢了,生不出其他心思。
  
  而那些读者则不同。
  
  以前陈凡的读者虽多,对他也很喜欢,可是在“信服”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主要还是他的年纪太小,不足十八岁,却佳作频出,很难让人不怀疑,他的背后是不是有高人指点。
  
  但是这一次公开课之后,参与听讲的同学们都可以作证,陈凡只是看了一眼其中某位学员,就现编现讲、创作了一篇水准之上的。
  
  这种即兴创作的能力,简直闻所未闻,更别说作品水平还不差。
  
  这样的陈凡,凭什么写不出那么多的佳作?!
  
  随着这些学生们的一封封信件、从省城发往全国各地,陈凡的口碑开始迅速发酵,所到之处,质疑尽消。
  
  这也是他之前没想到的,一次简单的公开课,竟然消弭了大部分人对他的质疑,算是意外之喜。
  
  转过来,大家又开始对另一件事感兴趣。
  
  那就是陈凡即兴创作的,什么时候能够刊发?
  
  也好让大家开开眼、学习学习啊。
  
  为此学员们纷纷请愿,请求陈凡能够将文章写出来,尽快见报发行。
  
  ……
  
  晚上的聚餐,依然是上午上课时休息室的那几个人,郭怀民并没有多带人过来。
  
  职工食堂房间就这么大,再多人的话,就不能好好吃饭了。
  
  另一个,现在的大学老师还多少有些矜持在,像这种比较私密的聚会,如果不是接到邀请,很少会有人主动过去凑热闹(脸皮厚的除外)。不像以后,人带人几乎成了常态,美其名曰扩大人脉圈子,却将基本礼仪丢了个干净。
  
  面对老熟人,陈凡也比较自在,明明年纪比他们小一轮、两轮、三轮,却处得跟哥们儿似的,递烟喝酒聊天三不误。
  
  啥?真实年龄?那也是个弟弟。
  
  哦,角落里的小秘书不算。
  
  听到谭庸的话,陈凡放下酒杯,笑着说道,“行啊,既然大家呼声那么高,那我晚上回去就把文稿整理出来,正好白赚几块钱稿费。”
  
  谭庸点点头,“现在还只是参加学习的函授学员、和小部分去蹭课的江大学子在呼吁,等消息传开,我想凡是对文学感兴趣的青年,都会想看到这篇你即兴创作的文章。”
  
  旁边许启珍想了想说道,“可是江南文艺要月初才出版,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恐怕读者们等不及。”
  
  谭庸想了想,转头看向陈凡,“上次我们商量,新增一本《文学青年》杂志,不如以此为契机,就用你这篇文章做主打,正式推出创刊号。”
  
  这话一出,众人都情不自禁点头。
  
  郭怀民放下酒杯,点燃一支烟,笑着说道,“到底还是谭老啊,就是会抓时机。趁着大家都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推出新杂志上市,一定能吸引文学爱好者的注意力,这销量不就上去了么。”
  
  许启珍在一旁说道,“现在已经是第三期面授班,前两期的结业考试,也出了几篇还不错的文章,要是这一期也能出几篇优秀作品,凑一凑应该可以够一本杂志的用稿量。”
  
  她说着又笑了笑,“这些文章当然比不上《江南文艺》稿件的质量,所以《文学青年》只能定位为一本初级文学杂志,调子不能起太高。”
  
  陈凡靠在椅背上,点燃一支烟,说道,“本来就是专门给学员展示成绩的一个平台,谁也没想用这本杂志拉格调。”
  
  他左右看了看,“现在的问题是,当时我们给《文学青年》的定位,是只刊登学员作品,把我的文章放上去,合不合适?”
  
  谭庸不假思索地摆摆手,“有什么不合适的?本身你这篇文章就是在面授课上诞生的,不能说跟函授班没关系。而且完全可以用‘教学文章’的名义发表。”
  
  他说着转头看向许启珍,“至于你担心的学员稿件质量问题,也很好解决。不行就在学员文章结尾后面,续上老师点评,这内容量不就上来了么,说不定学员们还爱看。”
  
  许启珍顿时眼睛一亮,不禁轻轻点头,“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加点评可以在每一期杂志上使用,不像小凡的文章,这期有,下期就没了。”
  
  陈凡笑着说道,“既然谭副主席说可以用教学文章的名义上,那么以后也可以由其他老师来写嘛。”
  
  这样的点子,他转个眼珠就能想到。但是最好还是让别人来说,否则用自己的作品当教学文章,显得他有多能似的,不符合他谦逊耿直的人设。
  
  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便商量好章程。
  
  谭庸抽着烟说道,“那就这样,回去之后让全省各个教学点、赶紧把优秀作品汇总过来,加上这里的,争取在一周之内,完成审稿、校对、和刊印工作。”
  
  他转头看了看陈凡,“按照我的估计,你即兴创作这件事,应该在一周后掀起第一个小高峰,正好赶趟。
  
  同时我们会在江南日报上刊登报道、宣布杂志正式发行,还可以跟文汇报谈一谈,他们的发行量大,给我们报道一下,肯定能增加不少订阅量。”
  
  说着又转头看向许启珍,“上次他们不是也登了小陈写的开函授班的报道么,这次也加上,算是有个呼应嘛。”
  
  也是上次文汇报帮忙刊登软广告,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这次发行新杂志,自然想再来一回。
  
  陈凡在一旁坐着呵呵笑,心里却在感叹着,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好处。
  
  想想多少穿越前辈们,在这个时代为了办一本杂志、出一本书,那是历经千难万险,求爹爹告奶奶的。
  
  而现在一本给学员练手的破杂志,甚至连刊号都还没申请,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没刊号怎么办?
  
  咳咳,这年头就没有刊号!
  
  在1988年之前,我国的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主要由省级宣传部或文化厅进行管理,对报刊刊号没有统一规定,基本上打个申请,主管单位盖个章,就可以刊印出版啦。
  
  要到1987年,撤销了成立还不到两年、归文化部管理的国家出版局,设立由总经理办公室直接管理的新闻出版署之后,才开始着手接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并设立ISDS中国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