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0【夫君也想你了】 (第1/2页)
怼完范仲淹,陈东还不过瘾,又将矛头对准赵鼎。
“陛下心怀百姓,为城中难民安置住处,乃贤明仁义之举,可恨赵鼎这等奸佞,却趁机蛊惑陛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学生请陛下治罪赵鼎!”
督察院的官员都是甚么德行,韩桢在益都时,已经多有体会。
去岁之时,督察院的官员可是把赵霆、谢鼎等一众高官,堵在少阳宫门口大骂,最后还给扣上了六贼的帽子。
“嗯,此事朕会考虑。”
韩桢点点头,转移话题道:“你如今还在开封府帮忙?”
陈东答道:“回陛下,如今城中稳定,开封府官吏众多,我等已回太学之中。”
韩桢轻笑道:“以你的品性和才能,继续待在太学屈才了,可愿入朝为官?”
“学生愿意。”
陈东略微犹豫了片刻,点头应道。
“好!”
韩桢下令道:“你便入督察院,担任副院长一职,过几日会有官服告身发下。”
陈东问道:“敢问陛下,督察院职责是何?”
韩桢朗声道:“与御史台类似,但比御史台的职权更大更广,掌文武百官稽查之责!”
“学生多谢陛下厚爱。”
陈东躬身作揖。
这份差事,简直太合他的心意了。
在自己监察之下,朝中奸佞将会无所遁形。
敲定了此事后,韩桢问道:“对了,国子监之中如今有多少学生?”
陈东如实答道:“回陛下,仅太学便有三千八百余人,而国子监下辖的国子学、四门学、宋学、律学、武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等诸多学科加起来,约莫有两三千人。”
六七千人,着实有些太多了。
而且这些人中,大半都是滥竽充数之辈。
国子监设立之初,还是选贤论材之所,想进国子监,其难度并不比高中进士低多少。
每个州府,每年只有三五个名额。
但到了哲宗、徽宗年间,进国子监学生数量暴增,靠的并非真才实学,而是举荐。
比如李邦彦,当年因资助了不少赶考的士子,有些士子高中进士后,便向国子监举荐了他。
于是,一个市井泼皮,摇身一变成了太学生。
关键是,这般多学生,在京食宿都由朝廷负责。
陈东犹豫了片刻,补充道:“国子监内虽有不少鱼目混珠之徒,但也不乏真材实料之辈,还望陛下莫要取缔。”
闻言,韩桢笑道:“朕自然不会取缔国子监,打算改制一番,同时清理一部分庸才。”
“陛下英明。”
陈东小小的拍了记马屁。
在他看来,韩桢很多想法正中他的下怀,比如清理庸才,又比如对贩卖人口以及买家处以重刑等。
这也是为何,他如此爽快答应入朝为官。
韩桢吩咐道:“朕交予伱一项差事,你在太学多年,对国子监应当极为熟悉,回去后将各学科有真才实学的教授拟定一份名单,呈上来。”
“微臣领命!”
陈东拱手应道,而后转身离去。
目视陈东离去的背影,韩桢不由陷入沉思。
国子监改制是必然,他打算取消一些学科,同时再扩招一部分学科。
比如农学、医学、算学、工学这些重要的学科,将会从国子监内剥离出来,如太学一般,成立单独的学院。
就在这时,刘昌匆匆迈入大殿,面带喜色道:“陛下,密道找到了!”
“哦?”
韩桢回过神,问道:“发现了几处?”
刘昌答道:“一共三处!”
韩桢起身道:“领我去看看。”
“陛下请。”
出了垂拱殿,刘昌领着韩桢直奔延福宫而去,口中说道:“其中两处密道在延福宫,一处在广圣宫。”
广圣宫与延福宫一样,都是帝后游乐之所。
广圣宫坐落于皇城的西北角,除了水榭楼阁之外,还有一座月台,用以观察星象。
赵佶这个人对天文学的研究也很深,时常登上月台,夜观星象。
不多时,韩桢来到延福宫。
延福宫占地面积极大,宫内殿阁亭台,连绵不绝,凿池为海,引泉为湖。
其中仅是大大小小的殿阁,就不下五十之数。
乃是童贯、杨戬等五个太监,耗费数千万贯钱财,挖空心思修建而成。
不难怪延福宫修好后,赵佶便常住其中,相比于后苑其他陈旧的宫殿,延福宫简直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
仅是一个延福宫就这般大,也不难怪密道如此难找。
进了延福宫,刘昌领着韩桢朝东走去,穿行在廊厅花园之中,最后来到蕙馥阁前。
迈步踏入蕙馥阁,韩桢发现阁中做道观布置,有三清神像供于高台之上,左右两侧墙壁上挂有四御与北极四圣。
环顾一圈,韩桢问道:“密道在哪?”
“在里舍。”
刘昌说着,率先迈步走向里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