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探月卫星,奔赴深空! (第1/2页)
“嫦娥一号在寿命期内,需要经历两次月食。”
张星扬双手支撑在工作台上,目光紧紧地盯着屏幕上不断滚过的数据。
“每次月食的有效阴影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在此期间,卫星无法获得光照,并且卫星温度会急速降低。”
“对嫦娥一号的卫星能源、温度、工作模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旁的钟自新,不停翻阅自己手上的纸质报告,诉说着他们的困难。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困难的地方,但是这次并不是想听你诉苦。”
张星扬这时候,已经看完了电脑之中有关于嫦娥一号的数据,转过头来对着钟自新严肃地说道。
“我只想知道,你们到底能不能在8月之前,完成嫦娥一号的研制工作!”
壹零壹卫星研究所,在过去的数年之中,虽然已经扩充了数倍的人员和各类设备。
但是,因为科研项目数量直线增多的原因,无论是研发速度还是质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即使是作为重点项目的探月卫星,研发进度也是一直不顺利。
张星扬其实也能够理解他们的难处,如今不少资深的研究员,都在忙另一个重要的任务。
大型通用卫星平台的开发工作。
其他的不少项目,都出现了人手不足的情况。
但是,探月计划的时间表,是早早就制定完成了的。
如果卫星的研发拖延,那么很多计划都要跟着调整。
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八月之前,应该是能够完成,我们一定尽全力保障探月计划的顺利完成。”
钟自新也是知道自己理亏的地方,保证他们一定会按照时间表完成卫星的开发工作。
“其实卫星大部分的研发工作,都已经完成了,目前就是因为月食这个问题,还存在不足。”
结合刚刚看到的数据,张星扬也知道他们到底是哪里拖后腿了。
关键还是温度问题。
在月食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月球全部进入或者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来自太阳的光照会被地球遮挡。
使用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的卫星,会失去自己的能量来源。
并且因为卫星,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携带储能系统的,于是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国际上,深空卫星很多都会采用太阳能和核电池相组合的能源系统。
在近太阳的位置,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对大多数的科研设备提供电力。
而在远离太阳,例如木星之外的深空之中,则是采用同位素电池,提供电力。
同位素电池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之中释放的热能,通过热电偶转化为电能。
同位素电池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靠、工作寿命长、环境耐受性好等特点。
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能够使用的同位素电池。
“原子能院同位素所的百毫瓦级钚-238同位素电池,大概还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研发完成。”
张星扬想了想之后说道。
“即使是他们速度再快,嫦娥一号上也是肯定用不上的,伱们只能够另外想办法。”
“最好的办法,还是想办法对卫星的核心舱进行保温,让它能够在月食之后快速恢复供电能力。”
在太空之中,失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不仅仅是对于人来说如此,对于设备来说也是如此。
在地球之上,这件事还没有那么明显。
毕竟除开实验室环境,地球上最低也就零下七八十度。
可太空之中的温度,零下一百多度都算是高温了。
太空之中,因为热量大多数因为热辐射的方式,而不是热对流。
这让失温变得其实很缓慢。
但是同样,升温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唉,要是同位素所那边的研发能够再快点就好了。”
钟自新有些抱怨地道。
“他们的困难,实际上比你们还要多。”张星扬想到同位素所面临的问题之后说道。
同位素,并不是什么很温柔的东西。
即使他们面对的是低丰度的钚-238,同样是危险性极大的。
在过去的数年,毛子一颗带有同位素电池的卫星,因为发射失败掉落在了南太平洋,顿时引起了一大堆的恐慌。
逼得他们,不得不花费巨大,将那颗卫星的残骸从茫茫大洋上找了出来。
所以,同位素电池的安全性,是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保温材料,我们和高校合办的材料开发项目已经有了不少的进展,你可以去找他们问问。”
张星扬在六七年前,就开始花大量资金培育的高校合作项目,在这两三年之中开始陆续有了不少的产出。
尤其是在十分重视的材料领域,各种各样的传统、新型材料,以近乎井喷的姿态不停出现。
这其中,就有不少能够应用于保温领域的材料。
七月二十二日,壹零壹卫星研究所终于赶在时间表的最后期限,完成了嫦娥一号的研发工作。
嫦娥一号上搭载了九种28台科学探测仪器,总重量为150千克。
包括微波探测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等等。
因为嫦娥一号的任务,主要是绘制部分的月表地形图,为后续的嫦娥系列登陆月表做准备。
所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微波探测系统、CCD立体相机和各类光谱仪。
光谱仪主要是分析月表的各类成分,为后续选址提供证据。
七月二十五日,嫦娥一号完成了整星出厂评审。
八月十二日,嫦娥一号发射窗口时间确定为九月。
八月二十三日,嫦娥一号进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命发射。
九月六日,发射时间正式确定为十五日。
如今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进入新世纪之中,也经历了一轮扩建,能够承担更多发射任务。
这其中,为了深空探测任务而特别设立的重型火箭发射场,尤为引人注目。
因为深空火箭的体型,相比较于一般近地轨道乃至于静止轨道的火箭,要大上一圈。
所以新发射场的各项设备都要大上一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