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还真是巧合呀 (第1/2页)
卢川老爹成就比儿子高得多,他吃主旋律这碗饭,所以知道厉害。
《中国银幕》是中影承办,总菊主管的杂志,58年创刊。以前提过,内容相对严肃,版面人物一般是影视工业背后的制作人、导演或者是关键演员。
杂志会介绍行业发展现状,电影流行风潮,一些人物的深度访谈……自我定位是业内人士或者深度影迷。
因为是全铜板印刷,卖的很贵。
09年开年第八期,当时做了一个“中国导演新势力”的专题,所谓的“新势力”一共有十六位,当时方沂还没有出头,这里面没有他。
10年起,隔几期就会有一次方沂的消息,他一共上过封面两次,都是工作室提供的艺术照。这两期销量还不错,有些有收藏癖的粉丝会特意去二手市场上买。比如某不知名粉丝柳姓人士,以了解行业资讯为借口,先后买了两期。
11年最近这一期重启了“导演新势力”的专题,打开看,里面还是没方沂,但是封面有他。
因为他不是“新势力”,他是单列出来的一个人。
——封面是《重返十七岁》的海报,方沂拿着伞的镜头,那个画面被一分为二,加上伞叶伞柄,正好构成一个隐隐的问号,标题是“古典和工业”。
这个宣传海报当时方沂没有露脸,相当于他背面登上了杂志,估计也是这杂志几十年来的头一回。
这主要是他认知度高,杂志才敢这么搞。
去年,方沂有次回学校办事,碰见张毅——《我团》里面的搭档。两人好久不见,分外亲热,在央戏外的路上散步,不久后上了新闻,但是新闻上不怎么写张毅。
这也是认知度的问题。
以至于张毅说:“方沂散步,这是新闻。”
“张毅散步,这不是新闻。”
方沂当时被逗笑了,说你怎么才能上新闻。
他似乎也研究过哲学,说:“我无法提供认知度,更不能提供娱乐性,所以这个事情对大众来说没有了解价值;我必须要有一个故事情节才能属于‘新闻’这个层次,就比如……”
】
他答桉是“张毅散步踩到狗屎。”
方沂:“这也太坏了,没好点的吗?”
“有,张毅散步踩到……遇见了段亿宏。”
“还得是你最坏啊,张毅。”
方沂是在赶通告的过程中知道这消息的,去日本前,他有移动通信卡和劳力士两条广告要拍,趁热打铁。
一边拍广告,空下来补妆时,就看杂志。
“中影最新举办的座谈上,董事长韩三坪发表了一篇上万字的社论,为他起头的是年轻导演方沂——很明显的是,影视工业正处在一个飞速进化的时间点,我想这不需要再做讨论,因为我们已经犯过同样的错误,七年前《英雄》上映时有媒体宣称单厅影院仍然是未来影厅的主流,《英雄》的票房中,有相当部分是只有一个屏幕,只有几十个座位的单厅影院贡献的……结果是短短两三年内,被商业多厅影院凭借低成本的服务迅速打垮。”
“中国最顶尖的电影人才们试图提供自己对未来的预见,我们当前并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才是最终发展方向……导演方沂是相对可靠、且敢于发表意见的人选,过去两年他的提议先后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现实,电影工业化是他现在的选题,他提到工业化的根本是人才工业化。”
“韩三坪在讲稿中提到了中影促进电影工业化的细节,七年间中国电影发展专项基金池子一共累积到了20亿元,今后预计大概会以每年十亿元的速度增加……这一笔钱,除了坚定不移的用在支持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上,还会与地方政府合作,对产业基地进行扶持和补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