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周边局势与大齐的建立 (第1/2页)
凉后主5年,春暖花开之际,22岁的年轻君王躺在大明宫御花园的花海里,殉国。
追随享国280年的大凉而去。
一如三百一十年前虞末帝醉死在酒缸里。
同年十月,随着玉门关守将的归降,天命终归大齐。
那年也是齐太祖造反的第七年。
齐太祖陈椋崛起于微末,山东富农出身。
凉哀宗时,天下进入小冰河期,所有收入锐减。
养冗兵冗官的花销成功连续4年大大超越了财政收入,面对无力回天的财政,凉哀宗做出了最后的挣扎。
加税。
继续往就连地主都要卖地交税的沉重税务上面加税。
大凉瞬间爆炸。
太祖家也破了产,就带着同宗的兄弟南下运河去讨生活了。
太祖带着家族子弟投奔漕帮后,结识了贾珲的两个祖宗,出身金陵大族的贾演贾源两兄弟和自己的谋主史焘。
当时的贾家并不是什么豪强,所谓的大族也只是族人众多才被称为大,差不多情况的还有同城的史家。
贾家全族最高的学历也不过是个末榜的举人,也就是贾演贾源两兄弟的老父亲,贾老太公。
贾家要是放在别处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豪族了,但在富贵云集的金陵城,哪怕是进士也要夹着尾巴过活。贾老太公也想过换個地方生活。
但一是族人太多迁不动,另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外面太乱了,实在是不敢拿全族人的性命去赌会不会被乱军弄死。
在哀宗加税的那年,举人被撕开了体面,本就族人众多,去除免税名额后仍要尽全力族人的贾家也活不下去了,不光举人的免税政策取消,税务还翻了近一倍。
贾氏兄弟就在这种情况下,带着族中的子弟外出闯荡的。闯出名头来最好,最不济也能少去那么多张吃饭的嘴。
在经历了要饭抢劫打家劫舍等前途无亮的工作之后,贾氏兄弟将目光放在了漕帮上,当即决定带着子弟们加入了漕帮。
谁知道又重逢同乡亲族史焘,经他介绍又认识了已经成为漕帮小头目的太祖陈椋,四人相谈甚欢,互相引为知己。
在四人的相互扶持下,开始了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义军2年,太祖被派到老家临淄招兵买马,准备西讨占据河南的凉军。
然后漕帮自己爆炸了。面对向西还是向南的问题,动了刀子。
帮主当场惨死,两个副帮主也被愤怒的帮主亲信砍死,隐隐有第一义军架势的漕帮义军四分五裂。
就这样,跟着太祖来山东的一众漕帮人士被太祖整合,奉太祖为主。
号田齐后代,称大将军。
但他们并没有马上南下或西进,反而操练大军后北上,击败了在沧州抵御元军的凉沧州边军,并成功收编。
是的,自虞末蒙兀占据华北之地,到凉末三百年了,依旧没有完全收复华北故土。
随着边军的加入,齐地义军实力暴涨。
后主元年,自海路包抄榆关,自通辽进入草原完成对居庸关的包抄,已然被凉朝拖垮,小冰河期更是彻底分裂的蒙兀自己都在内战,完全没有能力去夺回燕云了。燕云的蒙军自知不敌,降了。
船是胶州的大船主穆氏主动投靠献上的,穆氏的家主也成了后来的东平郡王。
北方最后的危险也清除了,太祖也顺势称王,号齐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南下由贾演破吴定粤,西由贾源负责北方,史焘居中调度后勤。
后主三年,齐军全占河南。
四年,太原一战全歼凉晋军主力,后于柏壁一战击败凉最后的主力部队关中军,大凉朝无力回天。
后主五年四月,攻破长安,凉亡。
十一月,割据蜀地的公孙氏内附,封西宁郡王。
次年,太祖于洛阳称帝,建元开皇,国号齐。
好像真的天命所归一样,天气开始转暖,雨水重新降临在了这片千疮百孔的大地上。
天命在齐!
开皇元年首封二王三公六侯,宁荣二公赫然在列,史老太公也位居郡侯。
二王为胶州海…商,穆氏,献舰队有功,封东平郡王;汉中公孙氏献土有功,封西宁郡王。
至于剩下来的两王。
北静郡王是汉人蒙兀化,又重新汉化的的原辽东元军的军头水氏,当年齐军就是通过他们的辖地才进入草原的,后来又带着辽东汉军杀死了元军的辽东平章政事,整合了辽东军队。
试探性的进犯齐军后被撵狗一样打回了沈阳,水氏最终选择了率军归附。
开皇三年,获封北静郡王,水氏成了镇压契丹女真的朝廷忠犬。
南安郡王霍氏算得上是东平郡王穆氏和西宁郡王公孙氏的集合体。
霍氏也是岭南有名的大海商,不同的是霍氏在保留船队的同时,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很快割据两广。
想继续侵入南诏时大败,反而被南诏反推到自己的地头上了。没有办法,找到了南下齐军的主帅贾演,以两广为筹码得以归附。于开皇六年获封南安郡王。
汉地终归一统。
此后几十年,历经太祖太宗上皇三代人的北伐,彻底的打残了蒙兀,打得大汗远遁中亚,直到太宗年间才敢回到自己的牧场。
辽东诸族也随着一次次犁庭扫穴,彻底完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