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藏国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水靺鞨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水靺鞨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黑水靺鞨 (第2/2页)
  
  八名长老也一个都没有活下来,全部在混战中被唐军骑兵射杀。
  
  一个上午不到,突袭结束了,幸存的两万六千人全部成了俘虏,数千奋起反抗的青壮男子被杀,所有贵族男子也全部被杀死。
  
  两万六千余人坐着大车,带着微薄的家产,浩浩荡荡被唐军押解着向南迁徙。
  
  唐军将他们全部打散,安置在原渤海国的境内,和渤海国的百姓生活在一起,给土地、粮食和农具,教他们种地,一步步将他们从渔猎民众转变为农耕民族。
  
  或许是人数少的缘故,并没有用多久,五年后,这支生活在黑水中游的靺鞨人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下旬,三十万从河北迁徙来的汉民已经全部在辽东安置完成,这也是因为辽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有足够的资源安置。
  
  三十万人基本都安置在营州,集中在柳城县和安东县附近,这里有大片农田,河流纵横,百姓们在唐军的帮助下修建了房屋,又从新罗废弃的几座城内运来了大量家具,送给了百姓,每家还分了一头耕牛和一头骡子。
  
  白狼水已改名为北济水,北济水两岸分布着上百座村庄,近二十万百姓分布在北济水两岸,柳城又恢复了全盛时的情形。
  
  还有近十万百姓安置在安东县,这里是最后一个安东都护所在地,也就是后世的锦州,目前是辽东最大的港口,大量的粮食物资在这里卸货,分送到安东县和柳城县,最终分发到每一户百姓家中。
  
  另外还有两万人口安置在了辽东半岛,那里虽然偏了点,但每户多给五十亩土地,还是吸引了很多百姓迁徙过去。
  
  就这样,加上军队的随军家属一起,三大聚居地的汉人们在辽东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开枝散叶,随着人口的增加,聚居地也渐渐向北向东扩散。
  
  百年后,北方的黑水河畔终于出现了第一座县城,黑水县,人口超过三万。
  
  上午时分,高适坐在御史房外的等候区内,内心忐忑不安地等待中被接见。
  
  他之前跟随太上皇李岱去各地考察教育,原本准备投身教育事业,不料他刚刚接到消息,天子召见他,准备另有任用。
  
  高适年纪已经六十出头了,当年他跟随李邺去碎叶,可惜他心态不对,只是把碎叶当做一个进入官场的跳板。
  
  在碎叶只呆了一年便回来出任庆州司马,紧接着太子李亨前往朔方,路过庆州,成了高适的人生转折点,成为新天子幕僚,又出任淮南节度使,去稳住江淮。
  
  可惜李辅国掌权后,高适便失势了,很快就坐了冷板凳,被李辅国一脚提到眉州,出任通义县县令。
  
  一直熬到李邺登基,李岱成为太上皇,高适凭借他和李岱深厚的交情,命运开始扭转了。
  
  高适得到天子的召见,他心中也很惭愧,李邺是他的老上司,如果他一直跟随,现在他至少也是吏部尚书,甚至是左右相国。
  
  但已经没有后悔药了,不知道天子为何事召见他。
  
  这时,韦皋走上来低声道:“高使君请随我来!”
  
  高适起身跟随韦皋走进了御书房,天子李邺正笑眯眯看着他。
  
  高适连忙躬身行礼,“微臣高适参见陛下!”
  
  “高使君,多年未见了,请坐!”
  
  上一次见面还是江宁,李邺去江南卖玉件和官窑瓷器换钱,见了时任淮南节度使的高适一面。
  
  高适坐下,李邺笑问道:“高使君现在身体如何?”
  
  “回禀陛下,微臣还比较健朗!”
  
  高适看起来很瘦,但精神不错,气色也很好。
  
  李邺沉吟一下道:“请高使君来,是有一个新事业想交给高使君!”
  
  高适连忙躬身道:“请陛下吩咐,微臣一定竭心尽力为陛下效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