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夺门 (第1/2页)
《闯关东》将于明日黄金档开始放映,考虑到收视尚未明朗,因此访谈节目定在了国际频道的一个栏目。
作为08年开年大戏、献礼片,央视在先期的宣传上下了大力气,不仅各个频道轮番放送播出信息,甚至新闻联播还在最末给了一段广告。
如此宣传之下,回报同样丰厚,在尚未播出的情况下,开年大戏的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广告费愣是卖出了五个多亿。
影视是暴利行业,已经成为业内外的共识,区别不过在于电影于制作方暴利,电视剧于电视台暴利。
徐容先前因为《亮剑》、《羊城暗哨》的热播,去过不少电视台录节目,但是央视还是第一次。
着急忙慌地赶到央视大楼,进了演播厅后台,他也见到几位阔别已久的熟人。
“团长。”
“萨老师好。”
“宋嘉,好久不见。”
“近来还好吧?”
“挺好的。”
李幼斌在认真地看着台本,见徐容过来,张嘴就问道:“头前儿忘了问你,你借钱干啥?”
徐容耸了耸肩膀,道:“交学费。”
“啥学费能要一百万?”李幼斌狐疑地看着他,“你不是去赌博了吧?”
徐容接过导演组送过来的台本,说了声“谢谢”,才转过头诧异地道:“赌博你还借?”
李幼斌笑了,反问道:“怎么不借?现在把你输的倾家荡产有什么不好的,年轻,跌倒了扒拉扒拉屁股,还可以再爬起来,权当长了个教训,不然等以后成家立业了,老婆孩子一小窝,再掉进去,才是真坏了大事儿。”
“你用心还怪良苦的,我平时连扑克都不打,怎么可能去赌博?”
徐容笑着摇了摇头,他太了解赌有多上瘾了,大转盘每次都转的他心惊肉跳的。
可是如果下次还有转大转盘的机会,他仍不会犹豫,随着拍摄的经验的增加,他已经把期待从“过目不忘”转到“恒定巅峰”上。
如若他猜测不错,这个特质才是大转盘里最金贵的。
演员首先是人,是人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儿,生理机能也会起起伏伏,尤其是随着拍摄进程进入中后期,没有任何一个演员能够一直保持最佳状态。
目前他的综合评价不算太高,起伏也没那么大,但是如果等以后提升到了A+乃至更高,再挂载上“恒定巅峰”这个特质。
怎一牛逼了得。
还是要给梦想一个机会的。
节目安排只二十分钟左右,徐容的台词相对较少,八个问题,访谈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李又斌和萨日那身上。
李幼斌和萨日那安静地背着台本,徐容大概过了两遍,坐到了同样无聊等待的宋嘉旁边,低声跟她嘀咕着。
徐容扫了胸前一片雪白的宋嘉,问道:“你就是这么穿着来的?不冷吗?”
“冷啊。”宋嘉白了他一眼,说道,“可是我总不能跟你似的包的严严实实的吧?对了,还没问你呢,事儿办的怎么样?”
徐容咧了咧嘴,道:“成了。”
“你准备学多久?”
“看情况吧,目前进度不算太理想,估计得俩仨月。”见宋嘉似乎要刨根问底,他忙堵上了她的嘴,“毕竟跨行了,区别还是挺大的。”
“对了,你怎么接到那个戏的?那个本子是真的好,可是我感觉就咱们俩,未必能撑的起来,我看不少戏份对配角的要求都太高了。”宋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个担忧来。
徐容自然也明白这个风险,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烂本子一定拍不出好戏,可好本子拍出来也未必一定好看,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多了,就像那么些版本的《射雕英雄传》,剧情大致相当,可是有些人就是能拍的很烂。
所以有时候接戏,不能光看剧本,导演、投资规模、演员阵容、后期制作团队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亮剑》那样的毕竟只是少数。
导演姜伟的能力毋庸置疑,毕竟有过成功的作品,他也不怀疑自己跟宋嘉的水平,至于关键配角会不会扯后腿,就要看姜伟的忽悠能力了。
李又斌自徐容跟宋嘉嘀咕,就竖起了耳朵,他一早就看的出来,宋嘉不是个安分的性子,这不还没怎么着,就跟张立搞到了一块,弄的人家妻离子散的。
“你们俩要合作?”李又斌忽地转过头,拿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徐容。
徐容点了点头,道:“对,学校的老师介绍的一个戏,我觉得她挺合适女一的,就推荐了她。”
“哦。”李又斌和徐容对视了一会儿,最终干笑了两声,从徐容的反应里,他知道自己误会了,又转过头来继续背台本。
看到李又斌的干笑,徐容意识到了他审视的深层含义,只能无语地摇了摇头,他跟宋嘉打交道,纯粹就是佩服她的业务能力,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宋嘉和他当初想的差不多。
至于到底是为利为名,还是文艺青年的爱情追求,他无从考证,也不大关心。
徐容正要跟宋嘉聊聊戏的剧情时,已经化好妆的女主持人走了过来,落落大方地道:“几位老师,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是孟盛南,是今天的主持人。”
孟盛南冰盘脸,尖下巴,瞧着二十来岁,穿着一身鲜艳夺目的大红小西装,踩着高跟鞋,瞧着相当自信。
跟孟盛南一块过来的导演这时道:“几位老师,咱们先排一遍吧?”
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这是徐容一场节目录下来的整体感受,哪怕不是直播,一切也是都按照台本来,他们的回答,也都经过导演组的调整。
认真、严谨。
并且死板的可怕。
徐容去过很多家电视台,但是从未像这一次一般,如此的按部就班,他甚至猜测,若非难以实现,节目组会不会要求他们把回答录下来,完了上去对口型。
哪怕半点也不给他自由发挥的机会。
节目录完已经十点多,除了徐容,李又斌、萨日那、宋嘉都要连夜赶回剧组。
匆匆忙忙,跟打仗似的。
第二天一早,徐容拉着小张的小手,第一次的开始思考起两人的未来。
昨天他本来想着请大家一块吃个夜宵的,但是李又斌三人都着急赶飞机,连说话的空儿都不多。
也许以后,这也是他跟小张要面对的常态。
大三已经过去一半,再有一年,他们就要实际毕业了。
先前跟邓朝、孙丽吃饭的时候,他听邓朝提了两句他跟孙丽的生活,一年到头,多数时间都在赶各种各样的通告,孙丽因为性格相对孤僻一些,一年也只接一部戏,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休息,但是纵然如此,也是聚少离多。
邓朝当时的感叹是:“既然干了这行,就得学会习惯。”
只是一时半会儿的,徐容也描绘不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因为小张同学自一开始,就奔着当电影明星去的。
小张同学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儿来,问道:“徐老师,你昨天给我看的那个本子我看着特好看,你要不接了吧?”
徐容诧异地看着她,问道:“特好看?”
“对呀对呀。”小张同学使劲地点了点头,眼睛里冒着光道,“比乡村爱情还要好看。”
徐容眨了眨眼睛,他终于明白那些家长里短的妈婆剧为什么能火的一塌糊涂了。
诚然,这些剧没有《大明王朝》那样的宏大历史背景下的跌宕起伏、风谲云诡,但《乡村爱情》、《金婚》那样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嬉笑怒骂,扛不住观众就是喜欢。
普罗大众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开始由崇高的歌颂、赞美、历史,转向了关注自身。
这一刻,他似乎看到了点电视剧发展的一大趋势,回归现实,映照现实。
剧情合理、精神内核是基础,表达现实诉求恐怕会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的大趋势之一。
就像逐渐兴起的古装宫斗,这些戏虽然披着历史正剧的皮,但是压根没有严谨的讲历史,如果把台词改的更加通俗现代,演员的衣服换成西装领带,其实也可以拍成职场剧。
但这些只是他的感受,回头还得跟王庆详、史蓝芽讨论讨论,这两位的眼光相当独到。
“徐老师,你会想我吗?”
“小张同学,你这个问题很奇怪啊,你应该问我什么时候不想你。”
“嘿嘿。”
看到开始检票登机,小张同学忽地探过身子,在徐容没被口罩覆盖的侧脸上啄了下,而后耳根微红地拎着行李箱就跑:“徐老师,我走啦。”
小张同学要回家过年了。
有不舍,但是却没太多悲伤,分别是短暂的,未来还很长。
一如过去他们总是分别,但每隔一段时间,又总会相见。
望着小张同学走上飞机的背影,到了此时,徐容渐渐明白了小张同学不远千里跑到魔都的缘由。
等再过半个月,他也会跑一趟鞍市,给小张同学过生日,过生日、吃蛋糕,本质上只是一个形式,更多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关心。
由此的,他也想到了更多,比如以后爷爷的生日,不能再跟以前似的,完全没有生日的概念和习惯,还有一些好友的,哪怕不能过去,也要发条短信。
送走小张同学后,又等了约摸半个小时,徐容登上了飞往魔都的飞机。
未来既然很长,那就先老老实实的备好车马,才能保证在很长的未来里一番风顺。
在下了飞机之后,由机场赶往酒店的过程的闲暇时间里,他翻了一下新年的相互祝福的短信。
唯一没回复的,只许阿姨。
打电话过去,也无人接听,整个人仿佛石沉大海,彻底消失了一般。
“徐容拜师童自容。”
随手翻看着关于自己的新闻,看到标题时,他笑了下,随手翻了过去,可是很快的又给翻了回来,眉头缓缓蹙起。
这个标题,不太妥当。
近日以来,徐容并未刻意隐藏行踪,他跟一个老演员学习的事儿,被媒体报道,也在意料当中。
可是仔细一琢磨,他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对。
因为他是北电的在校生,他得考虑学校的反应。
他急忙找到自己的博客,看到其中最新的一条,又给悄然松了口气。
海润的公关部总算没吃白饭。
这次公司的反应很快,首先自然是抬高童自容的地位,其次把落脚放在童自容配音演员的身份上。
但是徐容没料到这件事儿还能撤出萝卜带出泥来。
在他再次抵达魔都的第二天,正在跟童自容练习气息的时候,靳芳芳突然打来了一个电话。
“有人托人打招呼过来,不让你跟童自容有太多交集。”
“为什么?”
“人家没说为什么,就是希望你能给个面子。”靳芳芳顿了顿,解释道,“为了避免你们学校那边误会,我不是让媒体澄清了嘛,可是你跟他学配音,就像电视剧里边先把丘处机说的多厉害,完了跟五绝一个照面就被KO了,童自容的地位自然也就上去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