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争论 (第1/2页)
“他们为什么都不走?”
“估计商量好了等会去吃自助。”
“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表情,是不是有点严肃?”
“气氛好冷啊。”
“我倒回去看了一下,五分钟之前,徐容说的是:各位有没有什么疑惑或者问题吗?”
“不能吧,留下来的差不多有五六十个人,总不能都有问题吧?”
“哇塞,是他?!来啦来啦!”
各个直播平台尚未离去的观众看着礼堂内立起的身影,在惊讶的同时,心中都升起一股奇妙的预感,也许今天的报告会只是热身,而即将发生的,才是重头戏。
徐容望着起身之人脸上慈和的笑容,心中不由错愕,他想过有人会反驳、发难,但却没想到第一个会是他。
李雪建。
一位在他从业早期对他帮助巨大的老师、前辈,以对他的影响而论,仅次于团长。
他并没有站在台上,而是走下台阶,来到观众席面对面交流。
之前他全面阐述了自己的理念以及方法,现在则是接受他人的批评、质疑。
体系成型的灵感来自一位实习生的批评,因此对于任何人,哪怕一个外行的意见或者建议,他也会认真思考其是否有道理。
李雪建望着走近的徐容,同样难忍唏嘘之意。
当初《上海滩》拍摄期间,徐容提出要跟他学演戏,他说不上抗拒,但也谈不上热衷,更没想过要有所谓的师徒名分,而只当做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活了大半辈子,又刚打鬼门关走了一遭,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事儿他都能看的透彻、想的明白。
徐容的心思太多了。
在这个名利场中,心思一多就不免栽跟头。
天外总是有天,人外难免有人,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吃聪明的亏。
真正让他认可徐容这个学生的,是徐容从不对人提及是他的学生。
后来徐容经历的事情,他都有所耳闻,徐容的性格、行事风格的变化,他也始终目睹,徐容取得的成就,他是为数不多的见证者。
再后来,他开始有点看不太懂这个学生了。
但徐容能够打破固有的表演体系,建立一套全新的方法,是他未曾想也不敢想的。
他低头瞧了一眼自己记录的笔记,抬起头神情少见地严肃:“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目前来看,这不是一套完善的表演方法,也许于播音主持、配音工作者来说它是足够的,但是对我们这些影视演员、话剧演员而言,它缺失了较为重要的部分,我们现在到底用不用,怎么用?如果用了,怎么和其他体系相结合?”
“第二个不能算是问题,就是你的台词方法是以气息为核心,那么如果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或者说是半路出家的和尚,气息基本功不扎实,比如说托不了气,怎么才能使用你的发声方法呢?”
徐容沉吟了几秒钟,道:“目前确实不完善,我个人认为内部技巧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斯氏体系的内部技巧,尽管这种替代并不完美,当然,我会尽快探索出相契合的身体行动理论。”
李雪建闻言眉头微皱,对于水平一般的演员而言,内外部技巧的不契合影响不大,但对于他这样的水平登峰造极的演员,其缺陷是不能容忍的。
在斯氏体系当中,表演是外-内-外的过程,既演员表演时,即使行动和现实有所偏差,也是能够接受的,那是演员在体验的基础上的“下意识”行动。
但如果以“和合”作为内部技巧,其行动理论上应当是演员和人物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在演员或者人物本身对于规定情境的反馈。
他当然明白徐容回答的意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斯氏体系的内部技巧”,是因为他认为“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
这是一种“管杀不管埋”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至于第二个问题,抱歉,我回答不了,也不会回答。”徐容面容平静地摇了摇头,表演体系体现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也包含了他自身的价值观。
李雪建闻言苦笑,他其实早就猜到了徐容的想法,国内演艺行当和音乐圈类似,也有一套完整的鄙视链,学院派瞧不起野路子,电影咖高于电视剧咖,大家又都不把偶像明星当作同行。
鄙视链的存在将整个行当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就像徐容的朋友圈当中偶像艺人极少,纵然处于圈子边缘的杨蜜、黄小明也都有一两部拿的出手的作品。
徐容最初是野路子,之后考入北电成为了科班演员,成名作品《羊城暗哨》、《新上海滩》以及《夜幕下的哈尔滨》都是挂着各种羊头的偶像剧,尤其是影响力最广的《夜》,几乎奠定了他新一代偶像代表演员的地位,但随后他相继主演了谍战剧《潜伏》、年代剧《北风那个吹》、《纸醉金迷》以及家庭伦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通过多个形象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举扭过大众心目中的“偶像”形象,跻身最顶尖的实力派演员行列。
2009毕业之后进入中国表演界的最高殿堂人艺,更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雷雨》连演三十六场引起的轰动让他成为表演理论界的新贵,而如今,新的表演体系横空出世,由此一举奠定“大师”之名,也让站在了当代演艺行业鄙视链的最顶端。
也许因为他自身的出身,不至于看不起野路子,但其经历绝对看不上一直甘心当野路子的野路子。
因此他从理论上杜绝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演员。
徐容提出的基础理论以哲学思维为核心,台词体系以气息为基础,从现有的体系而言,要求演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还需要扎实的气息基本功。
如果不具备这两点,站在台上完全不能张嘴,因为一旦张嘴立刻就会露馅。
而李雪建也能够想象的到,未来哪怕徐容真的搞出了行动理论和方法,其必然也会有一定的门槛,这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那些他人认为的门槛于他而言确实“众所周知”。
他知道徐容刻意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仍希望徐容能够“宽容”一些,多一点耐心。
并不是每一个从业者都能沉的下心练习基本功,而徐容不分青红皂白将之拒之门外的行为,很容易导致这个行业的两极分化。
会的是真会,不会的是真不会。
徐容如今在学术界的地位相当高,加之上边比较重视其软实力属性,这套全新的表演体系大概率要一步步在国内推行,但这样一套非黑即白的理论,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也许会起到整顿行业,驱逐南郭先生的作用,但是也不排除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
而且徐容提出的表演体系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首先是其否定了斯氏体系的“下意识”,其次是体系建立在中国传统思维、汉语发音之上,也就意味着这理论一旦完善,至少在亚洲大部分地区必然会完全取代其他主流体系。
但当下整体的社会环境是浮躁,有几个人愿意踏踏实实并且有时间、有精力加强文化修养、练习基本功呢?
况且哪一个影帝、视帝、老戏骨不是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的进步的?
此时,各大平台的直播画面纷纷被“高端局”、“神仙局”刷屏。
绝大多数观众已经听不出二人简短的交流背后所蕴含的含义,但两人周围已经围过来的五十多人,已经让大众认识到二人讨论话题的重要性。
“那您估计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善?”
站在人群靠后的张锋毅的声音不大,却吸引了会场内所有人的注意,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实践者,也都明白斯氏体系的缺陷,徐容提出的新体系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门槛,可是体系的不完整又让他们踟蹰不前。
徐容原本的计划是四十岁左右,至于能不能做到,他自己心里也没谱,他一方面要根据实践检验现有理论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一方面还要探索行动理论,再加身兼多职导致的各种琐事以及照顾家庭,十四年的时间实在太过仓促。
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徐容视线缓缓扫过众人,过了近十秒钟脸上突然露出轻松而又自信的笑容了,伸出三根手指。
“三十年?”
“不,最多三年!”徐容握手成拳,斩钉截铁地给予肯定的答复,“不瞒各位,我脑子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只不过目前还不太成熟,就暂时还没有拿出来,诸位都是业内最顶尖从业者,如果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最多三年,我们就能探索一套全新的体系。”
他的语速越来越快、体动作也越来越大、语言也越来越精简:“各位,相信我,一旦我们成功,我们将成为戏剧史、文艺史上彪炳史册的人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者、先行者,千百年后,当历史阐述中华民族崛起,我们将会如同先秦诸子一样被铭记、被称颂。”
“各位,你们愿意吗?”
“我愿...”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