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官府风云(下) (第2/2页)
这时候王知县却是坐不住了,不由自主的开口道:“大人。那新安里之所以废弃,是因为白洋淀贼匪经常前去掳掠,害的百姓纷纷逃亡,不愿回去。你看……”
“呵呵,不是王知县提起,我差点忘了。”李文升暗暗地瞪了王知县一眼,看向李毅几人道:“那里有贼人出没,你们倒是会有些危险。不如这样,我就给你们一道公文,允许你们组织团练,用来自保吧。”
说完又道:“你们推举一名合适的人担任里长之职,我再免除你们一年的税赋和劳役,让你等也不会那么艰难。你们看这样可还合适?”
说着就看了向三人,语气已经没有刚刚的温和,脸上虽还是带着笑意,可是从上面怎么也看不出一丝的人情味。
这已经十分明显了,李毅知道自己别无选择,这个时候谁要是阻挡了这个府尊的升官路,可就是杀母夺妻的血恨。
这个时候才能看得出来,这些读书人温文尔雅的背后是有多么深的城府,他们满口的仁义之下是有多么强的权力欲望。
“既然府尊信得过小民,小民自当全力以赴。”李毅知道过刚易断,这个时候还不知进退,一味逞强,等来的只能是更坏的结果。
但是他也不能任由这些人摆布,该争得时候,还是要挣得。
“但是府尊明见,一里之内民不过千人,我们这已经有上千之数,不知府尊想让我们接受多少流民?”
李毅说话既有分寸,既没有大包大揽,也没有拒绝,只是在接受的人数上开始新一轮的商讨,争取拿到更多的好处。
里的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的里亭制,《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se)夫、游檄。”
经过不断的演化,已经成为线以下层级中最为活跃的因子,数量变化也十分频繁,倒是极容易用来安置流民,扩充辖区的人口。
明朝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
一里的人数也仅仅是一百一室户,尽管后期一里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一百一十户,但也不可能容纳太多的人。不然就要按照律法,在大造的时候就需要析分出一个新的里社。
总的来说,一里的人数大概都在千人左右,就算是拥有再多的人数,也不可能超过两千,李毅他们已经有一千五百之民,如果府尊再将流民交给他们照顾,就远远的超出了常规。
但是李毅还是小看了府尊对于升官的渴望,他呵呵笑着看了李毅一眼,道:
“非常时候只能用非常的手段,本官准备让你安置两千流民,虽然人数众多,远远超出一里的民户之数,但是安新土地肥沃,本官再将旁边的一些无人耕种的土地统统交给你们,相信你是绝对不会让本官失望的。”
李文升这下子可是连脸面都不要了,只要是个人,都不会想出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手段。在太平时候,安新一地足够够养活万人不成问题,但是现在流贼四起,天灾不断,根本就没有办法安心从事生产。
而且就算是耕种起来,官府劳役频繁,税赋沉重,也很难养活这么多人。李毅可以想象,这个李文升就是想要他们先安置下来,造成他已经安置好流民的假象,然后趁机邀功。
等这件事过了之后,恐怕安新的流民们就完全没有了安定的生活,只能沦为流民或者佃户。
这只能是极端阴险的人才能想得出来的办法,这是要用数千条人命来铺垫他的仕途,虽然没有见血,但是李毅已经看到了尸横遍野的场面。
“府尊的安排,小民自当遵从。可是小民们不是保定府人,现在又在此垦田,也算是有了着落。但是种的不是自己的田,恐怕大家心里不安,小民请愿大人将分来的土地制定田契,好让我等心安。还有每日口粮,还望大人体恤,让我等不至于饿死。我等数千流民自当为府尊大人立长生牌坊,日夜供奉,祈求苍天降福。”
李毅的眼圈越说越红,语带哽咽,最后简直泣不成声,呜呜痛哭起来。
一番煽情之下,在场的人就算是铁石心肠也不由得面露不忍之色。
李知府看了一眼在座的官绅,见他们点头同意,便开了口:“既然如此,我现在就让官吏写契约。其余本官答应你的东西,之后自然会送到,你等领了契约就向同伴宣讲,让他们体谅本官的难处。退下吧。”
“谢府尊大人。”见戏演完了,李毅赶紧拱手告辞,领着老族长和李四匆匆的退了出来,回去想办法应付后面的事情了。
等军士退出去,李知府开口道:“此次流民大患总算是解决了,府中也能有安宁日子可过。这也是多亏了各位的相助,愿意将安新之地交付流民开垦,真是至善啊。”
“哈哈,府尊缪赞。那里贼人横行,已成荒地,对我们也无大用。只是这几人真的能安置好流民?”一个乡绅呵呵一笑,开口问道。
“这个不难。只要有碗稀粥,这群流民倒是会老实许多。到时候还望各位支援点粮食,等这件事完成之后,我定会禀告皇上,让众位的仁义之名传遍天下。”
众人纷纷拱手,嘴上说着自当尽力,心里已经开始思考,流民开垦出来的土地,该如何分配。
无利不起早,他们可不是什么善人,没有好处,怎么可能将嘴里的肉吐出去。
至于流民死活,哀鸿遍野,这等惨事本就是官府的事情,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一个四千字大章送上,也有推荐票的劳烦支持下,神武兢兢业业,急需安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