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金国派系之争 (第2/2页)
主将被射死,三千明军顿时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奔逃,萨哈廉连忙下令全军出击,杀伤明军的有生力量。
这个时候,岳托的骑兵也及时赶到,追击明军残兵,尸体铺出三四里,到处都是倒伏的尸体。
萨哈廉下令无甲兵打扫战场,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逼龙井关。
龙井关守军因为增援,被带走一半,现在见到建奴赶来,都明白援兵已经全军覆没,大安口也一定陷落了。
明军人心惶惶,不敢应战,这时候萨哈廉下令火炮轰击,然后让重甲巴牙喇兵登城,明军士气低落,守城的两千余人,在死伤了四十余人之后,纷纷弃城奔逃。
萨哈廉不敢深入明国境内,所以下令在龙井关整队,等待岳托的主力大军。
等皇太极率领大军赶到大安口的时候,岳托则带领大军,准备和萨哈廉合兵一处,继续进攻接下来的马兰屿。
大军在大安口扎营准备,准备为接下来深入明国境内做准备。
皇太极走进帅帐,接下来披风扔到一旁,倒了一杯马奶酒一饮而尽。
这时候代善领着一应贝勒大臣和蒙古台吉走了进来。
皇太极满脸喜悦的道:“二哥,你可是生了两个好儿子。看看,这么容易就攻下了大安口和龙井关,由此可见大明不堪一击,我们此次进逼大明,定然能够大获全胜。”
旁边的贝勒们纷纷点头,面带喜色。
代善见了冷笑道:“可是大汗,我们攻下了大安口,却没有获得粮食。要是到军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要是继续深入,没有获得粮食,大军将会全军覆没。”
皇太极闻言神情肃然,想了想道:“明国富庶,境内定然有粮食,只要我们能够攻下一两座城池,就能补充粮草,你不要担心。”
这时候旁边的莽古尔泰道:“这实在太冒险了。我们劳师动众,将大金国的兵力抽调光,若是袁崇焕趁机进攻盛京,那可如何是好?依我看来,还是趁着没有深入明国境内,早点撤军为妙。”
蒙古台吉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大金国对于进不进攻明国还是有争议。
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人公然和自己唱反调,皇太极心中愤怒,但是眼下只能压着怒火道:“大金国强盛,我已经做了打算,就算袁崇焕进攻,也是徒劳的,只要我们进攻大明成功,袁崇焕只可能回师救援,不可能进攻盛京。”
莽古尔泰冷笑道:“我们怎么不知道大汗早有准备。”
皇太极瞪了莽古尔泰一样,冷声道:“此事隐秘,不是人人都知道。”
其余的贝勒大臣都不知道此事,所以满脸疑惑的望着皇太极。
但是皇太极端坐在上首,满脸的信心满满,好像真的早有准备。
贝勒们不似代善和莽古尔泰,不敢细问,只能闭上嘴巴听着。
商议了半天,莽古尔泰和代善极力的劝皇太极班师返回盛京,不要深入明国,冒险冒进。
而皇太极咬牙坚持,一定要进攻明国。
旁边的贝勒大臣见这般场景,一个个更是不敢轻易表态。
他们不是傻子,都看出来代善和莽古尔泰是想趁机逼大汗班师。
因为只要皇太极班师之后,他的威信定然大大受损,这样一来莽古尔泰和代善就能趁机瓜分他的权利,将大金国从大汗**,转变成四大贝勒一同议政。
而皇太极锐意革新,当然不可能放弃**,所以尽管他知道这次进攻明国十分危险,还是咬牙坚持,不肯松口。
皇太极怎么说也是大汗,他不松口,代善和莽古尔泰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悻悻离开。
众人离开之后,皇太极连忙召来儿子豪格,让他赶紧去召回岳托和萨哈廉,率领军队返回。
大金国朝廷表面平静,但实际上斗争激烈,随着对明国、察哈尔战争的不断胜利,诸贝勒、大臣分裂成两个阵营:保守派坚决主张维护诸申旧制,限制大汗权威,实行八旗分治,共和治理国政,反对改革诸申习俗,这一派受到皇太极理所当然的打压,其中阿敏左右逢源,而代善和莽古尔泰是坚决的保守派,并且保守派在八旗中下层依然实力强劲,老诸申们几乎都是保守派;
革新派则坚决主张学汉法、习汉俗,对八旗实行汉化改革,仿效明国统一朝政,集大权于大汗,反对沿袭旧俗固步自封,这一派以萨哈廉为代表,背后是老辽人为后盾,在八旗年青一代中颇有影响,一度有人去辫蓄发、穿着汉服在沈阳街头招摇过市。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