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势力角逐 (第1/2页)
崇祯十一月十日,袁崇焕率领大军疾行,终于还是先皇太极一步到达蓟州。
同是这一天,蓟辽总督刘策也率领密云所部到达蓟州。
刘策到达蓟州之后,自然是要去拜见袁崇焕。
亲卫禀报,袁崇焕亲自出门迎接。
刘策看到满身疲惫的袁崇焕,苦笑道:“督师从关外一路奔波,辛苦了。”
袁崇焕看着刘策,摇头道:“都是忠君之事,我这一路辛苦,范董何尝不辛苦。”
听到袁崇焕说这句话,刘策原本低落的心情好了一些,道:“赵大人当初调遣山海关任总兵之后,督师本意加强蓟州的防御,可惜当时各种因素,未能成真。如今赵总兵在遵化战死,遵化失陷,实在是不该啊,”
袁崇焕闻言也是申请哀伤,赵率教乃是他手下心腹,这次派他去往遵化守城,谁也没想到居然在遵化城下战死。
“赵总兵力战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谁也没想到,遵化城居然失陷的这么快。”袁崇焕叹息道。
刘策也道:“是啊,谁也没想到遵化城居然这么快就失陷了。若是能够撑个三五日,我军云集,定然能够给建奴一个教训。”
想了想,刘策又道:“北部边防虽然也在督师管辖之内,可是直接管理的官员还是在下。这次我怕是难逃治罪了。”
袁崇焕看着刘策,安慰道:“范董不要过于担忧。北部边军糜烂,防务松散,也都是人尽皆知的。你在密云防御察哈尔所部,被建奴趁虚而入,皇上定然是谅解的。”
刘策摇摇头,道:“督师不要安慰我了。如今,我只求能够尽快将建奴赶出关内,不要让生灵涂炭。”
袁崇焕摇头不语。
见袁崇焕这幅表情,刘策不由问道:“督师莫非对此战并不看好?”
袁崇焕点点头,道:“皇太极并非庸人,他机敏狡猾,相比于努尔哈赤善于征战,其更加善于攻心。实话说,对上此贼,我心中亦是十分紧张。”
听到袁崇焕这番话,刘策不由惊讶道:“督师对于建奴是不是过于高估了?”
袁崇焕摇摇头,知道刘策对于皇太极并不了解,所以他也不打算解释。
两人走到一幅地图前,袁崇焕指着上面的蓟州道:“如今你我两军,还有保定总兵曹鸣雷所部都在蓟州,而皇太极若是打算西去,必定要度过蓟州。我打算在蓟州城外与他一战,挡住东虏西去之路。”
刘策听了点头道:“蓟州乃是西去要道,皇太极若是想要围攻京城,必定要通过此地,在此决战,最为恰当。”
蓟州是后金西行路上的一座大城,作为京东屏障,必须在此会展,给予东虏重创,才能不使其骚扰京师。
这一点崇祯皇帝也是看的明白,所以他特意下令给兵部,让兵部传令袁崇焕、尤世威等兵将相互策应,积极备战,协力围堵,只要让东虏不能越过蓟西一步,就是上功。
这也显示了朝廷的态度,那就是绝对不能让东虏越过蓟州,进一步进逼京师。
袁崇焕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加紧赶路,终于先东虏一步进入蓟州,阻挡住了东虏的脚步。
但是接下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袁崇焕对着刘策道:“此战乃是大明与东虏之间又一决战,不可稍有松懈。本官打算守定而后战,绝不浪战,给予东虏可乘之机。”
袁崇焕这句话就是打算在蓟州与东虏决战,并且以防御为主,做到稳操胜券,然后再进一步扩大战果。
这一点刘策自然也是明白,他看着袁崇焕道:“督师擅长结合城头火炮作战,做到先守后攻,不给于东虏可乘之机,这也是合适的。”
想了想,刘策又道:“此战最重要的并非击溃东虏大军,而是阻止他们接近京师,督师这般做有没有信心阻拦皇太极?”
袁崇焕道:“若是单单依靠蓟州,就想要挡住东虏,自然是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所以在我挡住东虏大军之时,需要构建防线,以防止东虏大军兵行险招,绕过蓟州进攻三河和通州等地。”
刘策有些不明白,道:“督师的意思是?”
袁崇焕指着地图道:“我手下关宁军战力要比地方营兵强,所以自然是负责保障蓟州东部,防止东虏大军奔驰突袭,保障援兵可以从容完成防务。而其他各总兵战力太差,难堪大用,若是会军一处,不仅增加军需压力,还可能指挥会乱。所以他们驻守蓟州西部各城,防止东虏大军西逃,同时保障兵、粮通道,最是合适。所以我派满桂驻守顺义,侯世禄驻守三河,若是皇太极打算进攻京师,必然要连续攻破蓟州、三河和顺义,这样的话,此战我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战胜东虏。”
刘策闻言高兴道:“督师运筹帷幄,在下佩服。”
袁崇焕摇头道:“但是此策还有一个纰漏。”
刘策闻言道:“还有什么纰漏?”
“后金若是发现战事不利,只有两条退路。一条就是返回遵化,从喜峰口返回漠南蒙古左翼,然后退往盛京。还有一条路就是通过密云。所以我打算让范董你带领大军返回密云,阻断建奴这一条退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