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长安好 > 646 太平可真好啊

646 太平可真好啊

  646 太平可真好啊 (第1/2页)
  
  马婉转过头时,只见一道身影向她飞快跑来,一把将她扑抱住:「女郎!」
  
  马婉几分怔然:「兰莺……」
  
  「是婢子!是婢子!」兰莺连声应着,直起身扶住自家女郎的双臂,手下那过于纤细消瘦的触感让兰莺登时心疼地红了眼睛:「女郎怎瘦成这样了!」
  
  她走后,她家女郎究竟吃了多少苦?
  
  兰莺全然无法想象,想到那个孩子,看着女郎明显神智出了问题的呆怔模样,她也不敢探究深问什么,仅有对荣王府的恨意,以及对自己的责怪:「都怪婢子,未能陪在女郎身边,未能照料好女郎!女郎……您罚婢子吧!」
  
  兰莺眼中含满了泪,当即便要跪下请罪,马婉终于回过神,忙将人拉住,略显呆滞的视线落在兰莺脸上,却是问:「脸上怎么了?」
  
  那是兰莺先前一遍遍用蝎子草自伤留下的疤痕,虽大多颜色不深,但条条交错,几乎布满了整张脸。
  
  听得这句关切,兰莺顷刻泪如雨下,笑哭着道:「不打紧,来日女郎赏婢子几罐丹参羊脂膏用一用,慢慢就好了!」
  
  马婉点头:「好,我给你寻来。」
  
  还有东西要去寻,还有人需要她,她便还有理由留在这世间。
  
  「女郎,婢子带您回家。」兰莺扶起马婉一只手臂,忍下泪意:「婢子给您做您爱吃的饭食,定将女郎身上的肉一两不差地养回来!」
  
  她的语气好似自己给自己下了一道军令,誓要做成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
  
  马婉忍不住露出一点笑意,眼圈也终于红了,向兰莺轻轻点头。
  
  不远处,带兰莺来此的吴春白含笑看着走来的主仆二人。
  
  马婉也看到了吴春白,她们年岁相当,昔日都是京师官家贵女,自然是见过的。
  
  但马婉仍是费力地想了好大一会儿,才恍然记起这位女郎是哪个。
  
  兰莺在旁低声说道:「女郎,当初正是吴家女郎将婢子带去了洛阳……」
  
  马婉遂停下脚步,向吴春白认真福身一礼。
  
  吴春白也向马婉回礼,春风盈盈拂过二人的衣裙,之后吴春白陪着马婉,离开了此处衙门。
  
  荣王府罪无可赦,但马婉揭发李隐有功,故不予株连,等待事后正式审结此案时,将按功奖赏。
  
  吴春白转告马婉,她可以先行返回马相府居住。
  
  兰莺恐自家女郎触景生情,便提议也可以在外赁下一处小院。
  
  马婉压着眼中泪意,哑声道:「回家吧。」
  
  她想回家了。
  
  即便她很清楚祖父曾一度「抛弃」了她这个孙女,但嫁去荣王府终究是她自愿求来的,她又怎能要求祖父为了她而叛离心中要守的道?
  
  她很清楚祖父之志,道与她的取舍,祖父选择了前者,而在道与性命之间的取舍,祖父依旧选择了前者……
  
  她的祖父不在人世了,为了保护天子,为了还报君恩,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性命。
  
  这样的祖父对马婉而言,不可恨,可敬。
  
  她尊重祖父的选择,也不会因为祖父之后的舍弃,便全盘否定祖父对她的疼爱。
  
  祖父去了,祖母还在,还有弟弟……那些都是她最亲的家人。
  
  是啊,她还有家人在,她怎能轻易寻死呢,好不容易死里逃生,该死的人已经死了,她该好好活着才对。
  
  马婉擦干眼泪,坐上了吴春白备下的马车,带着兰莺返家而去。
  
  昔日的马相府如今空空荡荡,马家人正在从洛阳为马行舟扶灵归京的路上。
  
  当日圣册帝遇刺,确是李隐所为,虽在魏叔易等人的筹谋之下勉强保下圣册
  
  帝一命,但彼时的凶险绝非作假,马行舟为护驾而重伤亦是实情。
  
  马行舟是在洛阳过世的,他一连昏迷多日,去时曾勉强转醒片刻,依稀问了句「陛下是否脱险」,魏叔易在旁认真答了一声「陛下无恙」,那位年老的相臣便瞑目而去。
  
  马行舟是大盛第一位真正意义上出身寒门的布衣宰相,他对圣册帝的无上忠心,更像是在还报知遇之恩。
  
  目送马行舟辞世的那一刻,魏叔易在想,圣册帝即便有千般过错,可她选择启用寒门,剪杀士族,此一功绩于无数寒门子弟而言确是莫大恩情,对后世也将留下非同寻常的长久影响。
  
  说到圣册帝,褚太傅当日在太庙中宣称女帝尚在人世,那封《讨李隐百罪书》上也有提及此事,京中对此不乏议论,许多人都在想——女帝果真还在人世吗?若是真的,这位历经风雨变故的天子此时又身在何处?
  
  京中那些宗室子弟和官员们也很好奇此事,但奇异的是,明面上却无人提及发问。
  
  皇太女虽主动居于东宫,但关于天子下落,无人敢随意探问。
  
  京中官员自这场变动中逐渐回过神来,开始着眼思虑日后。与此同时,这场堪称一夕换天之变,正在陆续传往各道各州府。
  
  消息所经之处,无不为之震动。
  
  各处原已做好了恭听新帝正式登基的消息,却未曾想,瞩目的登基大典竟成为了审判叛国者的法场……而那在许多人眼中早已丧身北狄的皇太女,突然取代荣王李隐,成为了皇城的新主人。
  
  局面如骤雨,瞬息间使天地改色。
  
  在京中之人的把控之下,以及李岁宁在各处的暗桩配合之下,各道率先惊闻的多是李隐叛国的消息,而后才是皇太女入京讨伐李隐,主持大局。
  
  两则消息传播的顺序,无声模糊了皇太女率兵入京的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质疑和麻烦,让这场突如其来毫无缓冲的变故,得以位于情理道义之列。
  
  那些效忠李隐的势力,必然会设法探听具体过程真相,但是那已经没有意义了。
  
  李隐的败,是无可挽回的大败,比起大败的内情经过,他们更该尽快为自己的日后做出打算。
  
  详尽的全部真相只被少数人掌控着,而寻常百姓所得到的消息,往往要更加迟缓更加模糊零碎。
  
  阡陌田埂间,有百姓只闻,皇太女打了胜仗,从北狄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