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第一六九章 船若烧,我爹岂不沦为襄樊笑柄? (第1/2页)
  
  廖化在画图,作为关羽的主薄,他对那“伏虎山”、“卓刀泉”的石碑有些印象。
  
  故而大体能绘制出船停靠的位置。
  
  反观关麟,他则背着手在房内不住地来回踱步,不时的眼眸望向那廖化绘制着的舆图。
  
  他徘徊犹豫的身影投在窗上。
  
  《三国志》中有一条记载——“(文聘)攻(关羽)羽辎重于汉津,烧其船于荆城”。
  
  只这么一条…不断的在关麟的脑海中回放。
  
  或许,文聘烧船,未必就是这一次的行动,是关麟多想了。
  
  或许,又因为曹仁的晕厥,引发的蝴蝶效应,老爹的船,就不会被文聘给烧了。
  
  但是无论如何,从廖化的口中,关麟得知到的现有线索。
  
  ——至少现在为止,文聘还没烧船。
  
  考虑到枯水期,以及老爹那些船舶停留的位置,关麟没法不去担忧。
  
  “廖叔…”关麟已经不再用“廖将军”这样的称呼了。
  
  这种时候,得拉近关系,“你必须即刻告知我爹,需得派重兵保护这批船!”
  
  啊…
  
  关麟的话,让廖化愈发的摸不着头脑。
  
  他提醒道,“四公子,如今的荆州步入的是枯水期,没有水战,要这些船舶无用,何必要派重兵驻守呢?”
  
  “就因为你会这么想,所以我爹他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关麟的话宛若就在唇边。“的确,枯水期没有水战,故而要船无用,正常人都会这么想,可偏偏,倘若那文聘也想到了这一层,那他会如何?他一定会派人突袭了这批船,他运不走,就会一把火烧掉。”
  
  这…
  
  关麟的话明显触碰到了廖化某一根敏感的神经。
  
  这让他的情绪一下子变得紧张了起来…
  
  他连忙问:“四公子的意思是?”
  
  “我没什么意思。”关麟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这批船若被烧了,那固然对现在的局势并无太大的影响,可枯水期总将过去,待得明年涨水期到来,没了这批船,我爹那赖以成名的水军,就完犊子了!”
  
  关麟加重语调,“关家军之所以强,强在其是水战、陆战均精通,倘若这些船被一把火烧了,那就无异于老虎被拔掉了牙齿,雄鹰被摘去了翅膀,关家军会沦为一个最大的笑话!我爹也会沦为这襄樊最大的笑柄!”
  
  关麟的话有些重…
  
  但,这却是——爱之深,恨之切。
  
  历史上,在湘水划界之后,襄樊战场,有至少二到三年的和平期。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初,关羽才再度开启北伐,才有了建安二十四年八月的水淹七军;
  
  有了这一年十月的白衣渡江;
  
  也有了这一年底的败走麦城。
  
  关麟推测,之所以北伐推迟了三年,襄樊战场相对平静的三年,或许有“湘水划界”的原因,将长沙、桂阳这样的粮草、军械重城划分给了东吴。
  
  导致粮草的积攒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绕不过去的,一定有文聘的那次烧了关羽战船的行动。
  
  要知道,古代造一艘战船,需要耗费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是不可想象的。
  
  极有可能,就是因为文聘的这一把火,关羽才被迫拖延北伐。
  
  否则,按照他的性子,怎么可能两、三年按兵不动,让襄樊战场风平浪静。
  
  乃至于这两到三年,曹操竟把重心放在了东吴的濡须口上,这是完全不把老爹关羽放在眼里呀。
  
  关麟将他能说的话,能讲的道理悉数娓娓告知于廖化。
  
  而直到此时…
  
  廖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呼…呼…
  
  粗重的呼气声自他的鼻息间传出,他已经彻底将“来此的目的”、将那“张仲景的弟子”,将那‘张仲景的义女敲响的登闻鼓’抛之脑后。
  
  所谓——事有轻重缓急。
  
  “——来人,备马…备马…”
  
  遥遥,便听到廖化这般咆哮似的声音。
  
  只因为关麟的一番话。
  
  刹那间,廖化整个人慌了神儿…
  
  他变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他心里就嘀咕着一句话。
  
  ——『这船,可不兴烧啊!』
  
  …
  
  …
  
  ——《唐本草》、《千金方》、《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涓子鬼遗方》、《本草纲目》……
  
  诸如此类的“医学”大作,纷纷就摆放在牢狱里的桌子上。
  
  油灯已经烧残了,灰白的晨光稍稍透进来,张仲景的两名弟子杜度与韦汛经过了一夜的奋战,总算,两人将《唐本草》悉数背下来了。
  
  此刻,两人的精神都有些萎靡…
  
  韦汛年龄小,精神头儿旺,已经再度拿起《肘后备急方》,杜度却有些扛不住的感觉。
  
  其实,他的年纪也不大,但…他与韦汛的最大差别在于,心里压力。
  
  他没有办法做到韦汛那样的天真,那样的义无反顾。
  
  他太纠结了。
  
  说起来,杜度比韦汛年龄大五岁,阅历也更丰富一点。
  
  他自诩已经识破了那关四公子的诡计。
  
  这位“恶公子”哪里是用他们师兄弟打赌啊…
  
  分明就是…就是要废了他们的医术。
  
  试想一下,如今他俩跟随张仲景学艺,脑海中记着的药剂方剂、医学理论也不过才几百条。
  
  如今,却骤然被这么万条“无用”、“未曾检验过”的方剂涌入,那势必与原本的那“经过恩师检验”的方剂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短时间内,或许还能分清楚。
  
  可…时间久了,乃至于未来行医问诊时,哪里还能分得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哪个是经过检验的,哪个是没有经过检验的。
  
  这就相当于,他这一生,再难像师傅一样,本着一颗纯粹的心去提壶济世了。
  
  可…
  
  可若是不背,又出不得这该死的牢狱。
  
  师傅如此病症…又还能坚持多少时日呢?
  
  这关四公子何其阴险,然…他的一句话,说的却再透彻不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每每想到此处,杜度就会咬咬切齿…
  
  恨不得将这位“关四公子”碎尸万段,也正如此,他的压力要远比韦汛大太多了。
  
  他感觉…他的脑袋,就要被那莫大的压力塞满,就快要裂开了。
  
  倒是张飞,作为监考官,早就坐在主审的位置上,脚翘在桌子上,“呼呼”大睡了起来,鼾声如雷!
  
  关麟拜托他的事儿,就是盯着眼前这俩年轻的医者。
  
  隔三差五的给他们提提神儿,让他们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学子嘛,有几个读书的时候能不分心的?
  
  莫说是学子了,就是作者码字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去刷会儿小破站,刷会儿抖音。
  
  但是为啥作者每天还是能码这么多字呢?
  
  就一个字——穷!
  
  穷,使得作者废寝忘食,不知疲倦。
  
  其实,关麟想多了。
  
  在古代…“穷”字的威力,比起“孝”字来,可差得远了。
  
  大汉以“孝”治天下,“孝”这个字已经根深蒂固的埋藏在每一个汉人的骨髓与经验世界里。
  
  哪里需要张飞给他们提神儿啊?
  
  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足以逼着杜度与韦汛,义无反顾的往死里背。
  
  呼。
  
  杜度长长的吁出口气,他斜睨了一眼一旁的师弟韦汛,心头暗道:
  
  ——『师弟啊师弟,你现在还在天真的背诵,却尤未意识到,背下这些后的严重后果啊…』
  
  “唉”的一声长长的叹出口气,杜度不敢点破,甚至不敢与师弟交谈。
  
  他怕师弟的心态崩了呀!
  
  当即,杜度强忍着困意,再度拿出一本,这次拿的是放在最醒目位置的《千金方》。
  
  刚刚打开《千金方》,一行小字跃然眼前。
  
  ——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
  
  嘶…只这么一句,就吸引住住了他。
  
  “这…”
  
  杜度不仅失声…不仅额头冷汗直流。
  
  诚如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陈琳撰写的那一篇《讨贼檄文》,第一句话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文学与医学,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
  
  诚如曹操会被陈琳的文字功底所吸引,杜度则是一下子就被这《千金方》所吸引。
  
  ——“人安身的根本,在于饮食;要疗疾见效快,就得凭药物。”
  
  ——“不知饮食之宜者,不足以长生;不明药物禁忌者,无法根除病痛。”
  
  读到《千金方》中“绪论”部分的这两句,杜度像是刹那间被震住了。
  
  区别于方才背诵的《唐本草》中,只是记载了一系列生僻的药物。
  
  对每位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
  
  这些药物,大多杜度并不认得,或者最多是见过其中的几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