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三国之谋伐 > 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

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

  第九十二章 吕布大意失仙人 (第1/2页)
  
  吕布大败之后,只能往东逃窜。
  
  因为往北数百里没有城池,粮草无法补给,只能往东走向阳古道去兹氏。
  
  兹氏县就是后世的汾阳市与孝义市中间地带,前段时间张飞北上进驻西河,与吕布在离石南面的平周发生小规模碰撞。
  
  当时吕布就是派人从向阳古道西进进攻平周,被张飞打退之后, 张飞又从向阳古道威逼兹氏。
  
  二人围绕着这条横跨吕梁山,唯一沟通汾阳与离石的古道展开争夺。
  
  后来双方各退一步,并没有再继续扩大战争。
  
  现在吕布被打败之后,几乎是不假思索,本能地往向阳古道的方向走。
  
  因为这条古道距离非常近,从离石到兹氏只有不到二百里,道路稍微崎岖点, 但顺利的话两三天就能到。
  
  而且他的粮草带的本来就不多,现在大败之后粮草辎重丢得差不多,只能选择最近的道路。
  
  然而吕布此时根本不知道,徐荣在前几日就已经攻破了壶关,北上直取涅县。
  
  涅县就是宋代南关,后世为山西高官治市武乡县。
  
  此地扼守上党盆地与太原盆地之间,属于重要交通要道。吕布就是攻破了涅县,才北上赶走了高干夺取了太原。
  
  太原守将为李肃,得知朝廷兵马大举进犯并州,顿时骇然,一边派人联络吕布,一边领兵来挡。
  
  原本以涅县的地理优势,李肃人马虽然只有区区三千人,但也不是不能拖延时间。
  
  可张杨败得太快,后续张辽部队赶来,与徐荣兵马汇合,将近三万大军, 把涅县团团围困, 城内军心涣散,李肃最终只能开城投降。
  
  等到吕布逃入兹氏县的时候,陈暮就已经进入了太原郡。
  
  朝廷大军顺利控制了太原南方的祁县、京陵、中都、邬县、界休等昭余泽东岸数县,离兹氏只有不到百里之遥。
  
  正是初秋时节,满山红叶飘荡。太原盆地主要聚集区,便是围绕着昭余泽,此地后世已经枯竭,为平遥县城与文水县城的中间地带,东北岸则是祁县。
  
  汉朝时此大湖泊还在,太原郡的百姓多居住在此周边数座县城当中,围绕着湖泊围湖造田,连绵旷野,全是一望无际的湖水与田地。
  
  陈暮骑在马背上,身后是连绵数里的大军,远处朝阳初升,正是初秋宿麦耕种的季节,农田当中,林林散散农夫忙碌。
  
  当大军路过的时候,他们偶尔也会抬起头去看, 脸上看不到一丝喜悦和朝气,只有死气沉沉的麻木与漠然。
  
  这些年并州大小战争数十次, 多是围绕着休屠各部南下寇略而展开。原本并州人口就不多,且多集中在太原盆地和上党盆地,多番战乱后,人口十不足一。
  
  中原混战之后,上党和太原亦屡次受到冲击。各地盗匪、溃兵以及少数民族轮番侵扰,这里的百姓对战争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惊乍。
  
  遇到兵匪或许只是丢一条命,若是不耕作,那就全村、全乡乃至于全城都饿死,所以即便是看到军队,他们也不会逃跑。
  
  “安民榜贴了吗?”
  
  陈暮转头问身边的侍从阿大。
  
  阿大回道:“贴了。”
  
  “那百姓怎么看到朝廷的军队如此麻木?”
  
  “城门张榜的时候看的人不多,许是百姓不认字。”
  
  “百姓不认字是一回事,还是因为饥饿而让他们无心想别的呀。”
  
  陈暮摇摇头。
  
  我国开国时期文盲达80%以上,在汉朝就更加多,即便青州泰山学宫办得如火如荼,放在整个大汉也只能算少数。
  
  不过即便是再文盲,百姓还是会关心时势。因为朝廷的每一次张榜,都关乎他们的生活。
  
  现在他们甚至已经不想再看贴榜,足以证明他们已经不再关心它事。
  
  即便是刀斧临头,或许那代表希望的宿麦,才是唯一。
  
  陈暮想了想,说道:“去,派人告知远近乡老,说朝廷天军已到,见并州疾苦,免去三年赋税,各县城开仓放粮,赈济贫苦百姓。”
  
  “唯。”
  
  阿大立即前去办事。
  
  陈暮骑在马背上,身后跟着学生陆议。
  
  相比于诸葛亮陈群等学生,陆议算是已经慢了一拍。
  
  虽然他为平定江东立有大功,但资历稍显不足,因此跟在身边培养。
  
  其余诸葛亮等人现在已经去了河南、冀州等地成为地方县令、县丞,升迁之路一帆风顺。
  
  这次带着他过来,也算是亲自为他保驾护航。
  
  等阿大去办事之后,陈暮又对陆议说道:“伯言,我欲让你去担任平城令,你觉得如何?”
  
  陆议在他身后,向着陈暮的后背拱手说道:“师君让我去何处,我就去何处。”
  
  “呵呵。”
  
  陈暮笑道:“你不问我为什么要你去平城吗?”
  
  “师君目光长远,自然有师君的理由。”
  
  陆议答道。
  
  陈暮微微点头道:“平城乃是代郡咽喉,是雁门通往高柳的必经之路。这里将来会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我让你去,是想让你去修路。”
  
  “修路?”
  
  陆议很诧异,他还以为去那里是要为北上进攻鲜卑做准备。
  
  陈暮笑道:“是的,青州如今纺织业很兴旺,但那里其实并不适合做纺织,羊毛、蚕丝和棉花的来源过于遥远,运输成本极大,造成纺织产生的成本也非常大,需要国家大量补贴,很耗财政,因此必须进行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确认过眼神,是陆议听不懂的经济名词。
  
  这些年他不像诸葛亮一样天天待在泰山学宫,陈暮给他的书籍也多是治理或者谋略,像经济学神作《陈子商书》他就没有看过,所以对于经济学不是很懂。
  
  反观如今泰山学宫精心研究《陈子商书》的那些学生,已经对所谓的制造业、传统农业、服务业之类的东西了如指掌。
  
  见他疑惑,陈暮就解释道:“所谓产业转移,是指将某个原产地的产业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比如河北与河南多平原,农田极多,乃是大汉传统农业产地,盛产粮食。如果把河北与河南的农业转移走,就是产业转移。”
  
  陆议只觉得很是惊讶,说道:“我虽然知道师君只是拿河北与河南做比喻,但不知道为何,师君好像真的要把河北与河南的农业转移走。”
  
  陈暮笑道:“你小子还是很敏锐,不错,我确实要把河北与河南的农业转移走。当然,并不是全部转移,而是把生产重心放在其它地方,粮食生产我打算放在江东、淮北以及荆州云梦泽、洞庭湖流域。”
  
  这是陈暮早就计划好的一部分,粮食生产从北往南转移,纺织业则放在幽州西部,也就是北京一带。而钢铁产业则是以青州为起点,然后带动河北与河南等地,开启大炼钢。
  
  之所以这样规划是因为有区域优势,江东淮北以及两湖流域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宋代开始就是国家粮仓,有天然的粮食产区优势。
  
  而河北与河南,铁矿和煤矿都很多,武安钢铁、邯郸钢铁、邢台钢铁、石家庄钢铁以及平顶山煤矿、洛阳煤矿、许昌煤矿、安阳煤矿、鹤壁煤矿等等,都驰名中外。
  
  河北铁矿含量和钢铁产能都居于全国第一,河南的煤矿和铁矿虽然不如山西与河北,但露天矿非常多,且道路通畅,同样有它的巨大优势。
  
  至于把纺织业放在北京,自然是因为北京离草原近,一个张家口,一个大同市,就是北京去草原的必经之路。
  
  在汉代,从代郡高柳过了平城,就是南匈奴与中部鲜卑的单于庭。
  
  所以综合种种,再加上京杭大运河的开挖,等到沿线全部贯通的时候,产粮地、钢铁产地以及纺织业产地就能全部连接在一起。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民生都被四个字涵盖——衣食住行!
  
  衣是纺织业。
  
  后世河北首都以及东北地区乃是重工业区,主要发展钢铁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