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 第78章 雍和宫

第78章 雍和宫

  第78章 雍和宫 (第2/2页)
  
  乾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753年,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弥勒大佛终于告以实成。这尊佛像通告26米,地面高18米,另外8米埋于地下。佛像的胸部在万福阁的二层,面部在楼阁的三层之上,表达了高深莫测的佛教境界。而雍和宫的弥勒佛和汉传佛教的弥勒佛形象不同,它头戴五佛宝冠,身披菩萨装,双肩装饰着宝象莲花,代表着佛法的戒、定、慧、摩尼四种庄严之象。它两手接印器象征着弥勒继承释迦牟尼佛在未来世界讲经说法、普渡众生。这是一尊见证了汉藏友好的大佛,是国内最大的木雕佛像,1990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这里曾经是当时北京城的制高点。在雍和宫这个制高点的引领之下,京城后来陆续修建了很多寺庙,在最高峰时达到3000多个佛教寺院。那个时候的北京金鼓齐鸣、佛唱淼淼、香火繁盛,与遥远的蒙藏遥相辉映。雍和宫的兴建是清代弘扬佛教的开始,不仅仅如此,雍和宫还被称为一个佛教学院。章嘉三世成为雍和宫的第一任堪布。他从蒙藏地区找来了500名天子聪颖的年轻僧人,又请来了著名活佛来雍和宫讲经说法,并创建了“习修佛教教理和十名文化的四大经院”,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到家乡成为当地寺院的骨干,一部分人留在了汉地翻译了很多经文,为藏传佛教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都让杨晨改变了对北京宗教、文化的认知,其实北京早在元明清三代就已经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另一个传播中心。除了雍和宫,北京黄寺,和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开来的承德、河北小五台等地都是藏传佛教传播、研习、发展的重要注脚。
  
  参观了雍和宫的这些主要建筑群后,他又回到了雍和宫广场东边的东八角碑亭,这里有一块高大的乾隆御制石碑,它记载了乾隆皇帝把自己出生地改成藏传佛教黄教上院的初衷。它大概描述了乾隆皇帝认为自己的父亲雍正笃信佛教,而藏蒙信众也极其信仰这种宗教,为了悼念父亲和稳定藏蒙局势,佛教和政治的联姻是他统治帝国的“怀柔之道”。
  
  杨晨默默地在心里念诵这段文字,想到了自己职场里的种种情形,想到了老板高宙和高一涵治理企业的恩惠四方,不觉得一阵心动。企业的发展和延续是多么的不容易,那是需要大智慧和大格局的情怀才能达成。宗教文化的发展、积累和积淀,都是这种智慧和格局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领导,仅仅具备才华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坚定心智,悲悯的情怀,巨大的勇气和果敢,才能立于天地而不倒。
  
  杨晨想起了伟人的一句名言:我们要战胜敌人,就要有多多的朋友,少少的敌人……
  
  他开始逐渐理解高宙对于英文的态度和策略。他现在需要结识多多的朋友,才能战胜少少的敌人。而有时候,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感心动念间杨晨好像想明白了许多东西,他现在必须要去实施了。
  
  此时的他脚步如飞、身轻如燕,他走在雍和宫的舆道上,拿出电话,微微稍一思考,迅速做出决定,拨通了号码。
  
  “老大,您好!有何吩咐?”明凡的声音,她等来了杨晨的电话,欣喜万分。
  
  “你今天有时间吗?”
  
  “有,怎么了?”
  
  “那你就现在到奥体中心附近的国家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的一层,那里有间星巴克,我在那里等你,见面细谈?”
  
  “得嘞,我马上到!” 像小鸟一样欢欣雀跃的明凡在电话那头开心得不得了,她知道今天会有大事发生,所以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杨晨。
  
  杨晨出了雍和宫,坐上地铁10号线,回到宿舍停车场驾车来到了他约定的地点等候。
  
  今天他有比去国子监、南锣鼓巷和后海更精彩的行程。他在这间星巴克靠近高大落地玻璃幕墙旁的一张有两把座椅的位置坐定,要了一杯摩卡,看着外面道路上飞快来往奔驰的车流,晒着冬日里不多见的暖阳,等着他约会的人的到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