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 (第2/2页)
在大唐,攀附权贵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夏卿也是今年科举?”李长安思考了一下,在她印象中王缙虽然没有想王维一样考了状元,可也是顺利考过了进士,说起来他的仕途好像比王维还要顺利许多。
夏卿是王缙的字。
熟悉庶务。”
“你可愿随我去荆州一趟?”李长安道,“张九龄如今担任荆州刺史,他是我的老师,可以带着你先在大唐,起码在李林甫之前,还都是秉承着“宰相必起于州部”这条默认规定的。王缙和王维都需要外放做官,有执掌一方的经历之后,才能升迁。
王缙自然十分愿意,这等为官之道按照道理应当是世家子弟的长辈带着他们学习,可王维兄弟的父亲早逝,只留下了河东王氏这个名头,没有长辈引路,王维才会在仕途上如此不顺。
“我这两年大部分时间都会在荆州待着,摩诘在长安若是遇到了为难之事,直接报寿安公主的名号便可,若是再有解决不了之事,就去找咸宜公主,她是我的阿姊,和我关系不错。”李长安也没忘了安排好王维。
寿安公主的名字还是好用的,六岁就被破例给了公主封号,尽管李长安知道这是武惠妃临死前特意给她求下的保障,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李隆基宠爱她的证明。
不过目前来说,她加上咸宜公主和玉真公主,的确也是目前最好的裙带关系,起码在杨贵妃出现之前是最好的裙带关系。
倒是意外之喜,李长安心满意足告诉王缙准备好行李,三日之后启程就离开了王维府邸。本来她只打算搞点王维的诗画收藏,没想到王维居然带着一大家子人跳到了她碗中。
王维有情商有家世,虽说这位诗佛上进心好似不强,不过从他晚年写给从弟的“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徒闻跃马车,苦无出人智”的诗来看,王维不是不想上进,是没路子上进。
王缙更是能文能武,能跟随李光弼平叛,还能当宰相,虽说晚年因为畏惧权势跟随权臣而晚节不保吧,但是起码也证明他除了老了以后昏了头外没有其他毛病。
李长安手下最缺的这就是这种出身清正自身还有本事的臣子,她略微扶持一下,这就是她的嫡系。
到时候以沈初为首,这就是她的官员派系。
李长安带着王缙离开了长安,又回到荆州,而后直奔刺史府。
刺史就有自己的宅院了,就在州衙内,前院处理政务,右后方就是刺史府。李长安一路走来,发现刺史府的确比张九龄先前住的那个小院大多了,一路走来,奴仆属官遇到了许多。
转进了书房,张九龄正在伏案处理政务。
“老师,我又给你找了一个学生。”李长安对着张九龄笑了笑。
张九龄抬起头,看到了有些紧张袖手站在一侧的王缙,他无奈看了李长安一眼:“也是今岁科举?”
“老师果然料事如神。”李长安小小拍了个马屁,“这是王维之弟,王缙。”
张九龄诧异道:“摩诘之弟?摩诘之才不在老夫之下,他的兄弟考一个科举应当不成问题吧。”
他不是状元,王维是状元,单论才学,王维年纪虽轻,却是出了名的少年天才,未必不如他。
李长安笑了笑,对着张九龄眨眨眼:“是想让他跟随老师学一学治理地方的本事。”
张九龄顿时明白了李长安的意思。
她也不担心王缙会考不上进士,让王缙跟着他学习的不是科举的学问,而是治理地方的本事,这是为王缙日后外放做打算的。
“让他跟着你吧。”张九龄想了想道。
他对着王缙指了指李长安,笑道:“若是只论治理地方的本事,老夫也未必比得上她。”
张九龄在见过李长安治理宁村之后,已经升起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感慨。
李长安也不客气,既然张九龄都觉得她做的好,那她就亲自带着王缙以锻炼他为由指使他干活。
规培生,就是要了往死里用嘛。
“你看此村如何?”李长安带着王缙在宁村转了两圈。
沿途遇到的男女无论是黄发老人还是垂髫小儿见到李长安后都十分尊敬的向她打招呼,看的王缙眼中神采涟涟。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得,乃是人间桃源。”王缙称赞道。
他已经从旁人口中得知了这个村子是李长安实际上治理出来的,亲眼见过村子的繁荣之后,王缙更是对李长安佩服的五体投地。
先前张九龄让他跟着李长安学习治理地方时,王缙心中是忧虑的,跟着公主学理政?这能行吗?
亲眼见到宁村的繁荣和百姓对李长安的尊敬后,王缙才明白,原来张九龄那句“老夫未必比得上她”并不是自谦之语。
李长安鄙夷地瞪了王缙一眼:“黄发垂髫,怡然自得,这是好事儿吗?”
这还不是好事吗?陶渊明文中的大治之世也就这样了啊。
王缙疑惑心想。
“这些孩童年少时只是疯玩,长大后这些孩童又要如何谋生呢?你年幼时你的父母难道只是让你疯玩吗?”李长安道。
自然不是,莫说是像河东王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就是普通的耕读之家也要在孩子年少时就教授他君子六艺。
王缙觉得自己理解了李长安的意思:“公主的意思是应当设立学堂教授这些小儿学习圣贤之道?”
“也不对。”李长安摇摇头。
这也不对?王缙目露疑惑。
李长安对自己人还是很宽容的,对宁成和冯娘子,她讲多了这两个人也理解不了,所以李长安只需要对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做就行。
对王缙这样聪明有学问的自己人,李长安就需要给他讲明白为何要做这些事,这些事有什么用,要怎么做这些事。
“这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就算是熟读圣贤之道又有何用呢?他们难道能去长安考科举吗?”
李长安道:“他们根本考不过自小有名师教导的世家子弟。”
就算到了明清科举制度完善之后,考科举也不是人人都能考的,至少也得是寒门,寒门是什么,寒门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是庶族,不是百姓。
“要办学堂,却不是读圣贤之道的学堂,而是教授她们谋生手段的学堂。”李长安循循善诱。
“先教他们识字,能读能写就行。而后在找专门的工匠教他们不同的手艺,打铁、木工、医术、厨艺这些才是他们长大之后能够谋生的手段。”
一项能谋生的技能才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最需要的东西,也是大唐日后强盛的根本,大唐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大唐需要的是农夫,是铁匠,是医娘。
李长安需要的也是这样的人才,所以她现在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王缙恍然大悟。©对于让自家的孩子学门手艺这件事,宁村上下人人举手赞同。
甚至一向吝啬的大唐百姓们这次主动找上了李长安,各个都愿意掏钱出来建村塾,只求让自己的孩子日后能进学校学一门手艺。大唐百姓们的观念很淳朴,有手艺的匠人旱涝保收,不必像他们这些种地的一样收成全看老天的脸色,就算以后他们的儿女依然是种地,可有一门手艺也能补贴家用,怎么上下来都百利而无一害。
@反正现在村子富裕了,家家户户都有余钱,地里也有省力的新农具,不缺孩子这个半大劳力,让他们去读书也无妨。
当然主要是因为学费便宜,家家户户都送孩子来,一对多的学费自然比一对一的学费便宜多了。
只是碍于宁村孩子不算多,从六岁到十二岁所有适宜年龄的男女孩加起来也就五十来个。
村塾目前也只开了三门课程,一门基础识字课,一门木匠课还有一门厨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