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原则文学 > 转生项羽之子,开局被困垓下 > 第一卷 第23章 江东对

第一卷 第23章 江东对

  第一卷 第23章 江东对 (第1/2页)
  
  垓下之战受挫后,项羽痛定思痛。
  
  自从范增离开后,楚国阵营就再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指导。
  
  因此,项羽行事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味猛冲猛打,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哪里有敌人就冲向哪里,丝毫没有章法。
  
  可最终,不仅没能消灭敌人,反而敌人越打越多,自己越打越弱。
  
  经过垓下之战后,死里逃生的项羽终于认识到安定内部和削平割据统一全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有一个完整、高明的总体策略。
  
  而回顾身边之人,只有带兵打仗的将领,却没有出谋划策的谋士。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项隆一人,有可能为自己答疑解惑。
  
  所以项羽在把专断之权交给项隆的同时,也交给了项隆一项任务,那就是问计于项隆,希望他能给自己指出一个图霸天下的妙计良方。
  
  项隆接到这个命令后十分重视,正所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纵观历史,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是获取胜利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就如同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榻上策,贾谊的《治安策》,商鞅变法等等,按照历史的普遍规律,统一天下的得失成败,关键取决于统一方略是否正确。
  
  项隆虽然不是什么战略大师,但胜在见多识广。他打算借用前人的智慧,为项羽出谋划策。
  
  “当年孔明与刘备的隆中对,定下了天下三分的大势,成为蜀汉的基本国策。而如今,我也可以和项羽来个江东对,为项羽打下一统天下的基础。”项隆如此想到。
  
  最近一段时间来,项隆一直都在思索自己该为项羽制定怎样的方略,而今天,他终于做好了所有准备,打算向项羽交出最后的答卷。
  
  ……
  
  傍晚时分,项隆打马来到王府,只见王府正门前早有几十名家仆守在那里等候。王府大管家项忠看项隆来了,赶忙接他下马,躬身一礼:
  
  “参见世子殿下,大王和夫人已经在正厅设下酒宴,正等着世子殿下进去呢。大王特意吩咐,殿下不到,谁都不能用饭。”
  
  项隆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马鞭递给项忠,说声“知道了”,就抬脚向正厅走去。
  
  项隆穿过前院来到正厅,只见项羽早早就在门前等候。看到项隆来了,项羽远远就冲他挥了挥手,向前几步走到项隆面前。
  
  项隆连忙躬身行礼,说道:
  
  “劳父王亲自迎接,如此大礼,儿臣愧不敢当。”
  
  项羽却爽朗一笑,不在意地说:
  
  “什么君啊臣呀的,今天家里没有外人,只有你我父子二人和夫人。不过是一场寻常家宴,何须如此之多的礼数?来来来,快随我进来。”
  
  说起来,项隆并不是项羽和虞姬的孩子,而是项羽的原配龙氏之子,后来龙氏早亡,虞姬才常伴于项羽身边。
  
  项隆走进正厅,只见富丽堂皇的正厅内,黄昏的阳光透过红漆窗户,打在精致的紫檀木桌上。桌上的翡翠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厅中乐声悠扬,美人起舞,饭菜飘香,一群侍女正来往穿梭着端上一盘盘精致的菜肴。
  
  项羽坐在主位上,脸上洋溢着和煦的微笑。虞姬坐在项羽身旁,身穿华丽的锦袍,头戴一顶金丝凤冠,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美丽而优雅。
  
  家宴的菜品准备得十分丰盛,一道道菜品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项羽指着其中一道菜说:
  
  “这道鱼脍,乃是三十斤重的长江鲈鱼所制,最是鲜美,我儿不可不尝啊。”
  
  项隆闻言夹起一块鱼脍,放到嘴里细细品尝,果然鲜美异常。
  
  席间,项羽不时与项隆和虞姬交谈,气氛倒也温馨和谐。
  
  身处其间的项隆也产生了一种轻松之感,感受到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家的和谐与温暖。
  
  很快,宴席已过。项羽和项隆一起来到后堂,方才家宴的和谐温馨氛围仿佛是隔世一般。项隆为项羽倒了一杯茶,只听项羽笑着对项隆说:
  
  “我儿最近做得好大事,为父都已经听说了,心里也是十分高兴。截获密信、铲除盐帮、发明神机弩,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令我心中欢喜。”
  
  一边说着,项羽放声大笑:
  
  “今日前来,想必是我所说的策论一事有眉目了?不妨说来让为父听听。”
  
  项隆连忙拱手,从袖子里掏出一卷竹简,尊敬地对项羽说道:
  
  “儿臣已将策论写于竹简之上,请父王观览。”
  
  项羽接过竹简,打开后走到灯下细细阅读竹简上的内容,只见上面写到:
  
  臣闻周失道而失天下,秦失道而二世则乱,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故有五霸而窃其号,有七雄而据其地。
  
  平之之术,在乎反周、秦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
  
  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汉军势大,其疆东至海,南至江,北抵长城,西达关中。三分天下已占其二,又与我为死敌,故为今时之第一大患。
  
  唯其兵多势大,故不可急攻,应缓缓而图之。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
  
  刘邦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中原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